自武漢工程大學獲悉,歷時近10年的“潔凈煤重大裝備自動振打除灰裝置的研究與工業應用”項目,于日前通過中科院熊有倫院士等機械、化工、自動化領域專家鑒定。
上世紀90年代后期,潔凈煤干煤粉氣化技術,因顯著提高煤炭利用率、降低污染與生產成本,得到我國許多煤化工及煤電企業青睞。然而,氣化爐水冷壁除灰,卻是道難題干煤氣化時溫度達1450至1600度,產生的大量粉塵,易附著在氣化爐水冷壁上,大大降低傳熱效率,導致氣化爐出口溫度大幅升高,當氣化爐出口溫度大于350度時,整個系統會自動停車停產。
2002年,武漢工程大學、武漢金惠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國內首家應用煤氣化技術的企業宜化集團湖北雙環科技,成立項目組,攻關“自動振打除灰裝置”。
2007年,“自動振打除灰裝置”研發出來,系國內唯一,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其后,該裝置在雙環化工應用,并不斷改進。“目前,該裝置是國內外第一套集自動控制與機械振打系統于一體的裝備,填補了我國粉煤氣化等復雜條件下去除積灰的技術空白。”項目負責人、武漢工程大學教授喻九陽介紹,振打器使用壽命在2年以上,較國外同類產品1年壽命提高了一倍。
該裝置已在近10家企業應用,效益顯著。2007年至2009年,為雙環化工累計增加利潤3500多萬元;2008年至2010年,為河南開祥化工累計增加利潤2050萬元。“一套80米高的氣化爐,所需振打除灰裝備,進口要800多萬元,我們只要400多萬元。”武漢金惠公司負責人楊運輝介紹,公司生產“自動振打除灰裝置”的同時,可為國外相關產品提供配套服務。
專家一致認定,“自動振打除灰裝置”,整體水平國際先進,其中,密封結構設計及使用壽命國際領先。
熊有倫建議項目組,加大該裝置在國內外化工及煤電企業的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