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節煤劑產品的節煤效果參差不齊,魚龍混雜,有的以次充好,對節煤劑市場口碑產生不良影響。很多商家看到節煤劑市場的巨大商機后,紛紛開始生產。但由于節煤劑產品科技含量較高,而許多所謂的專利產品節煤效果并不明顯,甚至用了等于沒用,最終使很多用戶對節煤劑產品產生了信任危機。”近日,北京普寧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市場部陳云峰對本報記者說。同時,一些石化企業的技術人員看到本報今年4月1日刊發的《能源危機引爆節煤劑市場》一文后也紛紛向記者反映了類似情況。
據廊坊市晉盛節能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陳潔介紹,目前我國市場上的節煤劑產品主要分為固體和液體兩種。最早生產應用的是固體節煤劑,這種以氧化劑為主的節煤劑主要用于缺氧、煤層厚的鏈條爐上,可起到強化燃燒的作用。但固體節煤劑存在用量大、運輸儲存費用高、使用不方便以及二次污染等問題。液體節煤劑易溶于水,在與水溶解及與煤混合的過程中不必攪拌,減輕了熱水溶解節煤劑與加泵溶解節煤劑的負擔。同時,由于液體節煤劑與煤反應后的產物只有水蒸氣和二氧化碳,不會產生二次污染,而廣受市場青睞。
北京華業中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高經理向記者反映,正是因為液體節煤劑受到消費者的熱捧,一些廠商在逐利的心態下,將固體節煤劑加壓加溫稀釋后冒充液體節煤劑,結果條件一變,就有晶體析出來。這種節煤劑呈酸性,對鍋爐有腐蝕性。另有人在所謂液體節煤劑中加入大量的燃油醇類等液體物質,使用這種“節煤劑”可能會對用戶眼睛造成侵害,同時對環境造成污染。還有人加入某些稀有金屬的鹽類,甚至是具有放射性的物質。更有甚者還將推進劑中的助燃劑——四氧化二氮稀釋后作為節煤劑加入到煤中。
在采訪調查中發現,節煤劑市場之所以魚龍混雜,質量參差不齊,一是因為節煤劑產品目前還處于市場導入期,市場研發與銷售并不十分成熟。由于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對企業環保標準日益嚴格,節煤產品可以“直接樂觀的導入”市場,給了不法商家可乘之機。二是因為目前國家對節煤劑產品沒有制定專門的國家強制性標準規范,致使廠商生產過程缺失標準依據。三是消費者對節煤劑產品的功能認識不足,只停留在節煤層次上,對提高爐溫,減少煙塵排放,降低二氧化碳排量,除焦、節電等附加功能認識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長了市場混亂。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所長姜標博士等有關專家認為,要想徹底規范節煤劑市場,一方面,國家應該盡快制定相關行業標準及產品使用規范,監管部門也要對節煤劑市場予以關注,嚴厲查處假冒偽劣產品。另一方面,優勢企業要發起成立行業協會,規范企業行為,確保消費者權益,在給消費者提供真正環保放心產品的同時,讓節煤劑產業沿著健康有序的規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