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青島堿業上漲10.03%,收于9.87元,與之相呼應的是純堿板塊和氯堿板塊的集體上漲,氯堿化工、英力特、山東海化、三友化工、雙環科技等股票的走勢都比較搶眼。分析師認為,市場看好相關公司的重要因素是發改委上調非居民用電價格。
此前,受“電荒”影響,行業總體開工率下降,純堿和氯堿的價格已經呈現出上漲趨勢,尤其是純堿。目前在成本上升的影響下,兩堿價格有望“空中加油”。
價格可能上漲
發改委決定自6月1日起,上調山西、青海、甘肅15省市非民用電價,銷售電價平均每度上調1.67分。發改委要求各地禁止對高耗能企業實行優惠電價。
純堿和氯堿作為化工行業中的高耗能子行業,首當其沖受到影響。據中信建投分析師測算,按照此次電價上調幅度,燒堿成本將上升32元/噸,電石成本將上升47元/噸,PVC成本將上升107元/噸。在成本的推動下,相關產品的價格必然會進一步上漲。
有投資者擔心,純堿和氯堿行業產能過剩比較嚴重,成本上升恐怕難以順利傳導至下游。不過,有分析師指出,在“電荒”的影響下,對于“過剩”應當重新認識。以純堿為例,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0年底,我國共有純堿產能2400萬噸左右,同年產量為2043萬噸,表觀消費量為1885.8萬噸,但是“電荒”導致開工率下降,行業總體“過剩”情況并不嚴重,成本傳導會比較順利。相比于其他企業,上市公司的能源利用率較高,而且不是最先受沖擊的對象,因而能夠從中受益。
實際上,產品價格已經有所體現。生意社分析師倪傳軍表示,進入5月份,純堿市場開始瘋狂表演,市場價格急速拉漲,國內重點企業輕質純堿、重質純堿最新的出廠均價分別已猛增至2030元/噸、2080元/噸,月漲幅高達11.64%及12.43%。
不過,PVC的價格則沒有這么搶眼。生意社分析師薛金磊認為,PVC價格表現相對平淡的主要原因是下游開工率也很低,需求處于淡季,另外油價近期的表現也不足以刺激PVC價格大幅上漲,但是PVC行業對電力成本十分敏感,在電價上調的影響下,產品價格進一步上漲是必然結果。
看好上下游一體化企業
成本推動的產品價格上漲,意味著利潤不一定增厚,因此部分市場人士并不看好。不過,分析師指出,一些企業上下游一體化做得比較好,產品提價帶來的利潤增厚比較確定,另外,即使是成本同步上漲的企業也可能存在交易性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