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我國石化產品的市場競爭壓力將超過以往任何一個時期。不過,石化行業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通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等,有望進入一個總量規模穩步增長、產業結構優化合理、創新能力大大提高、節能減排成效顯著、經濟效益全面提升、國際競爭力進一步增強的嶄新發展時期。6月7日,在北京大學舉辦的化學百年回顧與展望——“國際化學年在中國”報告會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勇武作出上述分析。
李勇武表示,從國際形勢來看,和平、發展與合作仍然是時代發展的主流,為我國企業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創造了有利條件。另一方面,世界經濟格局正在深刻調整,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面臨著更加復雜的環境。當下,我國中低端石化產品將面臨新興經濟體特別是中東、印度的挑戰,高端產品則面臨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堵截。
從國內情況來看,隨著我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進程深入推進,相關產業對石油和化工產品提出更高的配套要求,為石油和化學工業實現創新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預計“十二五”期間,我國石化行業仍具有廣闊的市場和需求空間。
從行業自身來看,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比較突出。總的來說,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呈現“大而不強”的特征,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式發展模式已經不能持續。
李勇武強調,基于這樣的現實,石化工業今后幾年的發展思路為: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保持行業平穩較快發展;加快推進技術進步與創新,創建一批世界知名品牌;大力推進節約安全清潔發展,初步形成綠色、低碳、安全的可持續發展模式;以培育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為重點,構建大中小配套協調的行業企業體系;統籌“引進來”和“走出去”,提升對外開放層次和水平。
李勇武預計,經過“十二五”時期的艱苦努力,我國石化工業轉變發展方式將取得實質性進展,新興產業和高端化學品在全行業的比重將大幅提升,化工園區將成為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和本質安全型的行業可持續發展模式有望基本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