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下旬以來,隨著原材料價格不斷攀升,24%的磷礦石平均出廠價漲至300元(噸價,下同),硫酸平均出廠價也達到600多元,但并未帶動傳統普通過磷酸鈣(以下簡稱普鈣)市場行情好轉,目前市場價僅在450元左右。企業生產成本劇增、市場需求疲軟,普鈣已陷入逐步萎縮的困局。
生產越多虧損越多
據湖北新洪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建明介紹,磷礦石屬稀有資源,需求量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拉動了磷礦石價格不斷攀升,加上硫黃價格上漲帶動硫酸行情飆升,造成磷肥生產成本居高不下,普鈣生產企業苦不堪言。按目前磷礦石平均出廠價300元、硫酸平均出廠價600多元計算,過磷酸鈣成本至少在450元,這樣成本倒掛,企業毫無利潤,生產越多,虧損就越多。有資源的企業,就生產磷酸一銨、磷酸二銨,反之則紛紛轉產改做復合肥。普鈣生產企業減少,造成普鈣市場徘徊不前。
以隨州為例,早在2004年,一些普鈣廠便蜂擁而上,達40家之多,但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后來政府部門加大監管力度,整頓市場秩序,使既無利潤空間又無競爭優勢的普鈣廠偃旗息鼓。新洪磷化工憑借自己的磷礦資源、過硬的質量和良好的聲譽挺了過來,但并沒有帶來實實在在的效益,只能進行磷肥深加工,生產顆粒磷肥、顆粒含鉀磷肥、腐植酸磷肥、有機質磷肥、生物酶活化磷肥、生物魚肥等產品,以彌補普鈣市場的不足;素有“中原磷都”之稱的鐘祥市,以前大大小小的磷肥廠星羅棋布,現在卻守著富礦也不生產普鈣,即使生產也是五氧化二磷(P2O5)含量在14%以上的;擁有豐富磷礦資源、選礦30萬噸的湖北大悟縣黃麥嶺磷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也感到了市場的壓力,很少生產P2O5含量在16%以下的普鈣。
用武之地越來越少
去年秋末以來,長江中下游持續干旱,降雨異常偏少,造成小麥受災,稻田無水下秧,普鈣失去了用武之地。
“過去守著自己的磷礦過日子,還沒感到什么壓力。現在磷礦沒有了,靠天吃飯也不現實,純粹去買高價位礦石,哪來的競爭優勢,普鈣銷售逐年遞減,僅我們隨州當地年銷量由頂峰的6萬多噸下降到現在的近1萬噸,是到考慮轉產的時候了。”徐建明憂心忡忡地說。
山東菏澤市嘉禾農資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建國告訴記者,隨著國家控制高能耗企業,小氮肥廠紛紛關停,對普鈣的配套銷售造成直接影響。普鈣目前在偏遠山區和欠發達地區尚有一定的市場,但必定會隨著鈣鎂磷肥的推廣逐漸淘汰。受電價上調、運費上漲、公路運輸治超等因素的影響,經營成本隨之上升,銷售普鈣幾乎無利可賺,銷量一年不如一年,由2008年的5000多噸下降到2010年的2000來噸,今年就更不用說了。
山西忻州市農資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生說,普鈣只是微利經營,市場逐步萎縮,農民購買的積極性并不高,經銷商也沒辦法,以往還能銷售2000多噸,今年不過300多噸。
提升質量或有市場
據悉,在一些偏遠農村,當地農民也改變了過去一畝地施用一包碳酸氫銨搭配一包普鈣的傳統做法,取而代之的是高濃度三元素復合肥、磷酸二銨等肥料,既省工省事,又避免了普鈣的灰土揚塵。
“普鈣一定要保證質量,包裝要好,價格要接軌。要不然,普鈣遲早會被淘汰出局。不斷改變品種單一、肥料檔次低的現狀,適當加些酶、多肽等,提升普鈣品質,真正做點名堂,讓農民能夠欣然接受。”江蘇連云港金滿園農資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希振說。
河南安陽市滑縣農資批發商程紅現也認為,普鈣一定要樹立自己的品牌,靠質量闖市場,不能投機取巧,以次充好,以假亂真,蒙騙農民,貽誤農事。哪個生產廠家偷工減料,哪個廠家就垮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