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浙江信匯合成新材料有限公司5萬噸/年丁基橡膠項目經過近9個月的試運行,上周宣布成功投產。該公司計劃投資13億元建設的二期7萬噸/年鹵化丁基橡膠項目也同期舉行奠基儀式。
丁基橡膠工業化技術長期以來為美國、德國及俄羅斯等少數國家所壟斷。我國目前只有燕山石化一套年產4萬噸的普通丁基橡膠生產裝置。為了滿足市場需求,提升我國在丁基橡膠領域的生產技術水平,清華大學通過消化部分國外關鍵技術,進行系統集成和再創新,形成了一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化生產技術。2008年,浙江信匯與清華大學合作,投資9.8億元上馬建設了國內首套年產5萬噸丁基橡膠一期項目,于2010年10月25日建成并試車。
新裝置運行9個月以來逐步穩定,產品質量亦不斷提升。產品在杭州中策橡膠有限公司應用后,用戶表示非常滿意,認為完全可以替代進口,并有意與信匯公司開展更加深入的合作。
一期項目的成功實施和良好的市場反應,極大地鼓舞了信匯公司繼續做大做強丁基橡膠產業的信心。信匯公司此次上馬的二期年產7萬噸鹵化丁基橡膠項目預計在明年10月建成投產,屆時信匯的丁基橡膠(含鹵化丁基橡膠)產能將達到15萬噸。按照公司的發展規劃,到“十二五”末,信匯的合成新材料年產能要達到50萬噸以上,年銷售收入達到200億元以上。
出席奠基儀式的浙江省副省長毛光烈表示,丁基橡膠實現國產化,不僅是浙江省化工新材料產業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突破,對于提高地方相關領域的整體競爭力也將起到不可低估的帶動作用。清華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清華大學將繼續加強與浙江省的科技合作,積極開展科技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