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化工新材料領域正成為投資熱點。8月25日,成都市新材料產業功能區共簽訂了總投資額約84億元的投資協議,給正在此間舉行的第四屆國際化工新材料(成都)峰會吹來了一股勁風。“‘十二五’期間,化工新材料產業要遏制低水平重復建設,加大技術創新力度,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為建設石油和化學工業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這是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勇武在峰會上對化工新材料業界提出的殷切希望。本次大會的主題為“革新·突破”。
李勇武說,“十二五”期間,化工新材料產業發展,一要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產業準入門檻,遏制低水平重復建設。鼓勵優勢企業開展兼并重組,推進上下游產業鏈的一體化、規模化、大型化協調發展和化工新材料園區建設。提高產業集中度,形成數個特色突出、管理科學的特種橡膠、工程塑料、高性能氟硅材料、高性能復合材料等化工新材料基地。二要進一步加強技術創新,突破重點關鍵核心與共性技術。有機硅產業尤其要加強應用研究、延伸產業鏈,重點開拓紡織、造紙、食品、化妝品、衛生材料領域的應用;大力推進聚氨酯材料在節能環保方面的應用。三要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研究政策體系,推進組建化工新材料產業協會,建立化工新材料產業統計監測系統,把握行業運行態勢,及時發布相關信息。
李勇武同時強調,當前各地發展化工新材料的熱情非常高,在總體技術水平不高的情況下,大量的投資投向中低端產品,產能過剩的風險將加劇。
有關專家介紹,目前,我國化工新材料產業已初步形成了較齊備的研發、設計、生產和應用體系,化工新材料產業產值已超過千億元,成為全球化工新材料領域不可忽視的力量和全球重要的市場。“十二五”期間,國家實施的大飛機、新能源汽車、現代軌道交通等重大工程項目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對化工新材料應用開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從工信部獲悉,《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或將于9月上旬正式發布。規劃上報稿提出,力爭到2015年,建立起具備一定自主創新能力、規模較大、產業配套齊全的新材料產業體系,突破一批關鍵材料和技術,培育一批骨干企業,形成一批特色鮮明的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