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澳大利亞新興碳酸鋰及鋰電廠商銀河資源公司在上海宣布,銀河資源已經在江蘇省連云港投資了一家碳酸鋰工廠,預計2011年底逐步開始調試,明年年產1.7萬噸高含量99.5%以上的電池級碳酸鋰投產。
據了解,銀河資源在澳大利亞注冊并上市,其主要的銷售市場在亞洲地區,尤其是中國。銀河資源的碳酸在未生產時,已經落實了承銷協議,其中三菱集團獨家代理5000噸/年,中國國內的13家主要電池材料商獲得1.2萬噸/噸。河資源執行董事謝感恩對本報記者表示,“這項協議是每年定量、季度定價合同,以3年為一個大的合同周期決定是否續約。”
據謝感恩介紹,目前市場上電池級的碳酸鋰價格大約在6000美元/噸,目前公司的碳酸鋰產品綜合成本為4000美元/噸。而包括智利的鹽湖鋰礦的成本則更低,在3000美元/噸左右,不過因為其生產工藝,總體的生產周期則更長一些。
銀河資源旗下位于西澳的凱特琳山礦廠從去年年底開始投產,投資8000萬澳元,首批6500噸鋰精礦已于2011年3月運出,預計在2012年前,銀河資源的凱特林山將成為世界第二大硬巖鋰輝石礦。今年年初,該公司收購了加大拿一家資源儲量為2200萬噸碳酸鋰的公司70%權益。
另外,銀河資源在運營鋰礦和建設碳酸鋰廠的同時,公司計劃在江蘇連云港建設年產量為35萬組的電動自行車電池生產廠,計劃第一期投資1.34億澳元,該工廠緊挨著公司投資的碳酸鋰工廠。
電動汽車總體的成熟仍然需要較長的時間,公司在策略上并不做鋰電池的研發,只是應用市場上成熟技術,本次的鋰電池是瞄準電動自行車用電池而非電動汽車電池,在電池設備解決方案和電池材料技術上分別采用韓國和美國的設備和技術。
去年底,吉利汽車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去年曾以個人名義投資銀河資源。在銀河資源發行一筆約6000萬澳元的可換股債券時,李書福以其私人公司Strong Target International的名義認購了3000萬澳元的可轉股債券,到2013年可以轉換為公司股票。
今年3月,由于資本市場行情轉低,銀河資源在香港上市的計劃擱淺。謝感恩對此表示,但是目前在港股市場排隊上市的公司有70多家,明年1季度預計也會堵車,所以短期內能夠排隊上市的可能性不大,不過公司仍然計劃在香港上市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