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全稱為聚氨基甲酸酯,是主鏈上含有重復氨基甲酸酯基團的大分子化合物的統稱。其原材料可分為異氰酸酯類(如MDI和TDI)、多元醇類(如PO和PTMEG)和助劑類(如DMF)。目前國內聚氨酯的關鍵原料MDI(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TDI(甲苯二異氰酸酯)的產能和產量出現過剩的局面,原料供應充足;此外聚氨酯下游制品將受益于內需市場拉動,形成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
聚氨酯的的下游制品主要包括兩個體系,泡沫體系和case體系,泡沫體系主要包括聚氨酯硬泡與軟泡,硬泡包括屋墻面保溫防水噴涂泡沫,管道保溫材料等,軟泡主要包括家具與交通工具各種墊材,CSAE體系主要是用來生產涂料,膠黏劑,封閉劑和彈性體。由此看到,聚氨酯應用領域廣闊,目前有前景的領域除了傳統的聚氨酯涂料、聚氨酯保溫材料外,還包括:高鐵、城鐵用減震防噪聚氨酯彈性體、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用聚氨酯彈性體。聚氨酯從中長遠看來,也是國家提倡的重要化工新材料行業。
據ResearchandMarkets公司的研究報告顯示,2010年全球聚氨酯市場需求為1365萬噸,預計到2016年將達到1794.6萬噸,復合年增長率為4.7%。按價值計算,2010年估計為330.33億美元,到2016年將達到554.8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6.8%。
目前,聚氨酯材料在人類的生活中成為了不可或缺的化工材料。有資料顯示,如今聚氨酯的需求以世界經濟GDP增速的1.5-2倍增長。2000年以來,全球聚氨酯應用量基本以翻倍的速度增長,僅2010年一年,聚氨酯總量就達到了1870萬噸。同時我國聚氨酯制品產量增長迅速,2000年聚氨酯制品年產量僅100萬噸,2007年約為350萬噸,2010年已達650萬噸。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極大力度的推動了汽車及家電行業的發展。如今,我國汽車工業已經連續多年保持15%以上的增長速度,超越美國、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汽車的輕型化和低油耗要求是當前汽車市場發展的必要途徑,聚氨酯汽車內飾能夠對汽車減重、節能及提高耐用性起到重要作用。產業的強勢發展將為聚氨酯產業帶來巨大的市場機會。
建材行業分析師認為,在我國社會建設初期,由于技術等各方面原因,大多數建筑為高耗能建筑。我國北方地區冬天比較寒冷,每年僅采暖耗煤就要比標準多出約1800萬噸;夏季全國普遍高溫,各電力部門全力運轉仍不能滿足用電高峰,而不得不拉閘限電,實現建筑節能勢在必行。建筑節能將給聚氨酯產業帶來巨大機遇。據了解,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建筑節能具體目標為:到2010年全國城鎮新建建筑實現節能50%,到2020年北方和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新建建筑實現節能65%。我國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場,而目前我國新建筑中有95%以上仍是高能耗建筑。若不采取有效節能措施,到2020年全國的能源將有50%消耗在建筑上。
在全球市場,建筑保溫材料占據了聚氨酯需求一半以上的空間。國際和國內相關研究機構的大量測試證據證實,聚氨酯硬泡材料在導熱系數、節能保溫和施工性能等方面明顯優于其他類型的保溫材料。目前聚氨酯在我國現有建筑中比例不足10%,隨著國家對保溫材料性能要求的提高和政策的規范,相信聚氨酯材料在建筑市場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
在新能源方面,聚氨酯復合材料還可作為風機葉片,克服環氧樹脂復合材料的缺點;聚氨酯還是開發太陽能新能源必不可少的新材料,如太陽能電池用熱塑性聚氨酯薄膜新材料、太陽能光伏組件背板與墊板用聚氨酯材料。
此外聚氨酯涂料也為聚氨酯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的下游產品,聚氨酯涂料是指以聚氨酯樹脂為主要成膜物質的涂料。目前聚氨酯涂料的應用領域主要有:車輛涂裝、船舶、木材、建筑物涂裝、防腐涂裝、飛機、塑料、橡膠、皮革的表面涂裝等。其中水性聚氨酯涂料以水為主要介質,具有低VOC含量、低或無環境污染、施工方便等特點,是溶劑型涂料的主要替代品之一。
綜上所述聚氨酯產業擁有良好的市場前景,縱觀世界范圍,西方發達國家聚氨酯行業早已進入成熟發展時期,進入創新研究發展階段。亞洲市場增長迅速,眾多跨國化工企業已將業務重點和研發中心紛紛轉移至亞洲甚至中國市場,為國內聚氨酯企業帶來的新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