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汽油的相關標準出臺已近兩年,產品技術水平不斷取得突破,但記者近日調查采訪了解到,關于甲醇燃料的爭議仍一直不絕于耳,車用甲醇燃料產業化推廣發展不平衡,中小甲醇燃料企業面臨著融資困難、巨頭壟斷、相關政策和配套措施滯后等難題。
去年12月,陜西M15車用甲醇汽油推廣在寶雞、漢中正式啟動。按照計劃,甲醇汽油先期在這些地區推廣后,今年將擴大到全省。但至今甲醇汽油銷量仍然很小,推廣應用步履艱難。一家甲醇汽油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其中既有加油站網絡不健全,缺乏終端銷售主渠道的因素,也有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夠,宣傳不到位,公眾并沒有認可使用甲醇汽油的好處等等。
“我們耗資1個多億剛剛建成了甲醇汽油調配庫及生產設施,庫容規模30萬立方米,可生產M15、M85兩種比例的甲醇汽油產品。生產線正在組織竣工驗收,即將投入運行,當地政府也批準我們新建18座加油站,但由于沒有流動資金,甲醇汽油生產難以正常啟動。”陜西勝隆能源科技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李興德焦急地對記者說,跑了多家銀行也拿不到貸款,他們正想辦法與其他企業合作進行融資。
據了解,與勝隆科技公司同樣缺乏資金的甲醇燃料企業還有陜西寶姜石化有限公司、陜西大運石化物資有限公司等,由于前期建設投資較大,等到最后將要投產運行時,這些資金實力不算雄厚的中小企業往往陷入無米下鍋的困境,有的企業甚至干脆沒敢開工建設甲醇汽油調配設施。
此外,成品油被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壟斷也制約了中小企業發展甲醇燃料。“經過多年的努力探索,我們利用改性甲醇開發成功清潔汽油、清潔柴油,攻克了甲醇不能和油品直接混溶的技術難題。但產業化推廣一直舉步維艱,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基礎油品被高度壟斷,原料難以保障。”西安尚華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劉紅喜告訴記者,他們9月份剛剛與內蒙古遠興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協議,雙方計劃在鄂爾多斯合作建設200萬噸清潔汽、柴油項目。
致力于新型甲醇汽油、甲醇汽油添加劑研發的南京巨瀾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吳家友認為,雖然有專家對甲醇燃料提出質疑,但國家發展節能環保的甲醇燃料的政策和決心沒有改變,中小企業積極性也很高,但缺乏相應的配套操作辦法。主要問題是主流加油站被兩大集團壟斷,民營的極其有限,甲醇燃料缺乏有效的銷售環節,推廣難度自然加大。同時,國家對甲醇燃料企業設置的門檻較高,手續繁瑣,比如江蘇規定注冊資金至少5000萬元,令中小企業望而卻步。他建議政府部門應拿出切實可行的具體措施,否則再好的政策也成了一紙空文。
“中小企業推廣甲醇燃料進展緩慢主要還是因為地方政府政策不到位,協調不得力,關系理不順,喊得多做得少,技術開發資金投入不夠。”業內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這樣直言不諱地說。
全國醇醚燃料及醇醚清潔汽車專業委員會西安測試中心主任劉生全教授告訴記者,在10多年的醇醚燃料推廣示范過程中,起初人們擔心的甲醇汽油互溶、溶脹、氣阻、腐蝕、冷啟動、遇水抗相分離以及甲醛排放等問題,均通過技術創新得到了解決。甲醇汽油推廣應用不僅能緩解我國石油短缺的矛盾,還能大幅減少汽車尾氣中有害物質的排放,為過剩的甲醇產業開辟一條生路?,F在技術問題都解決了,就需要政府和全社會積極推廣。
“陜西既是石油和甲醇生產大省,又通過研發試驗解決了甲醇燃料各種技術問題,早在2004年7月就率先出臺車用甲醇燃料地方標準。同時陜西1/3的加油站為民營所有,中小企業發展甲醇燃料的潛力很大,條件是最好的。但目前推廣進展卻比較緩慢,應該向山西省學習借鑒經驗。”上周末剛剛從山西考察調研結束的陜西省決策咨詢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郭衛東告訴記者,他們正在匯總整理調研報告,建議省政府盡快出臺相關政策,全面加快甲醇燃料市場化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