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全國一些地區持續蔓延的“柴油荒”讓業界對生物柴油產業的發展前景充滿了希望,這也讓陜西一些國有和民營生物柴油企業走到了一起。
“我們已經啟動了生物柴油建設項目,準備投資7500萬元,用陜西省幾大城市產生的地溝油為原料,分兩期建設累計3萬噸/年生物柴油和50萬噸/年B5調和油(含生物柴油5%的調和柴油)項目。”10月26日,陜西延長中立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珉對記者說。
據王珉介紹,作為一家國有控股企業,延長中立公司對生物柴油的技術、政策與法規進行了跟蹤研究,掌握了地溝油堿酯化法生產生物柴油的核心技術。目前,陜西省已經在寶雞市開展餐廚垃圾統一回收處理試點工作。西安市則指定西安市友邦環保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西安市環科廢油脂利用公司、西安中潤環保科技公司、陜西鑫源環發油脂有限公司4家民營企業,按劃定的區域,回收處理餐飲垃圾,提煉廢棄油脂。
“這為我們回收地溝油創造了有利條件。我們擬從這些合法廢棄油脂生產企業手中統一收購地溝油,經堿酯化法脫除18酸,置換甘油后,再醇化反應生產高品質生物柴油,實現餐飲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王珉說。
生物柴油的原料主要有油料林木和廢棄油脂兩大來源。陜西省政府對生物柴油基地建設十分重視。據了解,企業種植文冠果、油桐等用于生產生物柴油的林木,政府一次性給予200元/畝補貼;生物柴油銷售可享受燃油消費稅先征后退等1000元/噸稅收優惠;西安市政府已經下發《關于印發西安市加強地溝油和餐廚廢棄物管理實施方案的通知》,出臺《廢棄食用油脂加工單位產出物銷售登記備案定期報告暫行辦法》,明確了廢棄食用油脂合法加工單位,從而較好地保證了生物柴油的原料來源。據陜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處處長張宏斌介紹,下一步,政府將在試點基礎上,建設更多餐廚廢棄物收購網點,并借鑒國外經驗,通過市場化運作,以更高的價格收購餐廚廢物,引導地溝油全部轉入生物柴油產業鏈。
由于看好生物柴油的廣闊前景,陜西省已經有多家民營企業涉足該領域。漢中春光能源開發有限公司2009年建成3萬噸/年生物柴油生產線,目前已累計生產BD100生物柴油1.2萬噸,遠銷河北、天津、四川等地,并種植了20萬畝文冠果、油桐、蓖麻、黃連木等油料林木。銅川市宜君縣某油脂公司已經建成全國首個萬噸級秸稈為原料的生物質油料加工裝置,產生了良好的經濟環保效益。陜西綠邦環保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已經取得林權,培育好文冠果、油桐、黃連木等幼苗,計劃種植1萬畝產油林木。
“3~5年內,我們還將成倍擴大產油林木種植面積,擇機建設生物柴油生產線。”綠邦公司總經理焦勛珊向記者表示。
王珉告訴記者,隨著天氣轉冷,柴油需求增大。預計延長中立公司10月可銷售B5調和油500噸,年內銷量有望突破2萬噸。他透露,為確保3萬噸/年生物柴油裝置的原料供給,除規范收購地溝油外,延長中立公司正與春光能源公司接觸,擬通過重組、收購、控股等靈活方式與該公司合作。
春光能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武慶博也對記者說:“由于所種林木尚未進入盛果期,地溝油又回收困難,3萬噸/年生產裝置只能維持30%的負荷。若與延長中立合作成功,則可借助他們完善的成品油銷售網絡、強大的資金實力和品牌優勢,充分發揮春光能源的技術與人才優勢,促進陜西生物柴油產業健康發展。”
王珉告訴記者,延長中立公司年內將建成覆蓋全省的7個甲醇汽油調制中心和147個成品油銷售網點,在自建項目的同時,將擇機建設特大型油料林木基地,并通過與民營企業合作,豐富生物柴油的原料路線。2013年,將建成1萬噸/年BD100生物柴油生產能力,2015年,形成50萬噸/年B5調和生物柴油產能,“十三五”建成100萬噸B5生產線,成為西部最大的生物柴油運營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