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湖北三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華中師范大學濕法磷酸精制技術建設的年產1萬噸工業化裝置實現連續7個月穩定生產,工業級磷酸生產成本遠低于熱法磷酸,節電和黃磷尾氣減排效果突出,產能預計達1.3萬噸以上。目前該公司正在設計產年10萬噸裝置,爭取明年建成投產。該項目打破了國外公司對濕法磷酸精制技術的壟斷,為我國磷礦資源的綜合利用、磷化工企業節能減排和技術升級以及濕法磷酸的深加工利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前,世界上只有美國、英國、日本、以色列和俄羅斯擁有濕法磷酸精制技術。華中師范大學磷化工工程中心結合我國磷化工企業的生產實際,于1995年研究成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濕法磷酸精制技術。2009年,華師大與三寧化工簽訂了合作開發1萬噸/年(工業級85%濕法精制磷酸)工業化裝置的技術合作協議。三寧化工投資6000萬元,項目于2010年4月動工,2011年4月達產。目前,裝置每天生產40~43噸產品,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國家標準,產品成本約4100元/噸。今年8月,雙方又簽署了10萬噸/年濕法精制磷酸技術合作協議,項目已獲批并通過環境評價和安全預評價,目前正在進行擴產設計,計劃于2012年建成投產。
據悉,該裝置以中、低品位磷礦石為原料,經浸出—濃縮—預處理—萃取—后處理等精制工藝生產出工業級85%磷酸,產品質量完全可與熱法磷酸媲美。精制磷酸產品稍加處理后,便可得到食品級和醫藥級磷酸,可進一步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濕法精制磷酸生產無“三廢”污染排放,其廢渣和尾液可全部回收后制造肥料。
以年產1萬噸生產裝置測算,用濕法磷酸精制生產1噸85%工業磷酸,比用黃磷熱法節電4000千瓦時,減少黃磷尾氣排放1075立方米,節約成本1150元。若將全國每年精制生產的200萬噸磷酸全部用熱法磷酸取代,則年可節電80億千瓦時,減少黃磷尾氣排放21.5億立方米,節約成本23億元,并可充分利用中、低品位磷礦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