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國家能源局組織專家在沈陽鼓風機集團對我國自主研制的20兆瓦級電驅壓縮機組成套設備進行新產品出廠鑒定,天然氣長輸管道關鍵設備國產化成果匯報會同期舉辦。專家組鑒定認為,20兆瓦級電驅壓縮機組成套設備設計合理、性能優良,達到研制合同要求。至此,天然氣長輸管道三大關鍵設備——20兆瓦級電驅壓縮機組與此前研制成功的30兆瓦級燃驅壓縮機組、高壓大口徑全焊接球閥全部實現國產化,徹底結束了西氣東輸等國家重點工程長期依賴進口此類設備的歷史,標志著中國長輸管道制造和建設水平跨入世界先進行列。
西氣東輸是世界最長的跨國天然氣管道,全長9000多千米。作為實現天然氣長距離運輸的“心臟”設備,長輸管道壓縮機及大口徑閥門不但耗資巨大,還長期受制于國外公司。
基于此,2009年在國家能源局、中石油集團和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的組織協調下,我國開始采取“產學研用”一體化攻關模式,開展聯合攻關,通過消化、吸收、創新、轉化國外先進技術,最終形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研制的壓縮機組整機多變效率高達87%,出口設計壓力高達12.82兆帕,最高振幅僅為13微米,達到優質產品標準。我國自主研制的大型長輸管道壓縮機組,終于得以裝備西氣東輸工程。
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表示,我國天然氣建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十二五”期間,天然氣長輸管道產品應用市場廣闊。未來國家將應用好積累的一些好做法和好經驗,強力推進重大裝備國產化的發展。一是重大裝備研制技術難度高、前期投入大、制造周期長,首臺(套)的應用推廣難度大,政府將協調各方力量,組織國內一流制造企業合作研制,同時特別重視落實自主化依托工程,解決首臺(套)自主化設備進入市場等問題。二是需要爭取用戶單位的積極參與和支持,依托項目建設,推進制造企業、業主和科研單位聯合攻關,加速國產化步伐。三是各級地方政府要充分發揮自身職能,堅定不移推動國產化,積極為制造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當日,西氣東輸管道公司代表中石油集團與主要產品研發單位就電驅和燃驅壓縮機組簽訂了現場工業性試驗有償使用訂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