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際銅價大跌對非洲最大的產銅國贊比亞產生嚴重影響。分析人士指出,如果銅價繼續下滑,贊支柱產業銅礦開采業將陷入停滯不前的窘境。
贊比亞第一經濟咨詢所教授奧利弗·薩賽19日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國際銅價持續低迷讓投資者對未來市場前景極度悲觀,這導致贊比亞當地采礦企業以及外國礦業公司紛紛取消擴張項目,并降低未來一年的生產預期。
薩賽預計,至少將有10家以上的銅礦開采企業放棄新的擴大生產計劃,涉及產量5萬噸以上。
贊比亞是非洲第一大產銅國,銅出口占其出口總額的70%以上。贊比亞政府預測,2011年該國銅產量有望達到80萬噸,比去年增加5萬噸。
由于嚴重依賴銅礦開采業,贊比亞經濟受國際銅價波動影響顯著。在國際金融危機期間,國際銅價暴跌曾造成該國數萬名礦工失業,還引發了物價飛漲和貨幣貶值。
薩賽認為,歐債危機如果不能盡快緩解,歐洲對銅產品的需求將隨之下滑,國際銅價也會相應下行,這對贊比亞等以銅礦開采為支柱產業的國家無疑是雪上加霜。他呼吁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進產業多元化,擺脫對銅礦開采業的過度依賴,使國家經濟駛入健康發展軌道。
國際銅價最近幾個月一路下跌,10月單月跌幅更是深達30%,11月銅價有所回升,但12月又進入下行通道。同時,國際銅庫存大增并屢創新高。巴克萊銀行贊比亞分行金屬分析師認為,銅產品供大于求的局面將繼續存在,需求疲軟已成定局,價格跌勢仍然沒有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