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石油工業在安哥拉很受重視。圖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安哥拉國家石油公司重點介紹的海上鉆井平臺。
安哥拉,這個非洲西海岸國家2002年前剛結束曠日持久的內戰,正從凋敝和破敗走向繁華。首都羅安達的建筑已不再是戰爭期間的貧民窟,取而代之的是林立的高層酒店、寫字樓和公寓樓。而成就安哥拉迅速繁華的正是石油。沒有巨大的石油儲量,這一切都仍是海市蜃樓。當前,石油占到該國國內生產總值的一半以上,政府收入的80%和出口收入的90%都來自石油。
對安哥拉國家石油公司的總裁曼努埃爾·文森特來說,12月21日是繁忙的一天,在安哥拉海上石油開采新一輪招標中,他與中標公司簽署了多份安哥拉鹽下層石油勘探產量分成合同。多家跨國石油巨頭在這次招標中有所斬獲。過去十幾年里,為了尋找石油資源,這些公司已經將巨額資金灑向安哥拉海域。
BP引領了安哥拉深海鹽下層油氣資源開發的風潮。21日BP確認,獲得了安哥拉海上的5個新的深水勘探和開發區塊。此舉使BP在安哥拉擁有的區塊增加到9個,總面積達32650平方公里,使BP在安哥拉油氣勘探開發領域處于領先地位。
BP首席執行官羅伯特·杜德利表示:“今年10月,我們曾向市場宣布,為了實現長期增長,BP要強化在勘探和深水方面的優勢。過去10年來,BP在安哥拉的投資高達210億美元,今日我們能取得新區塊正是我們在安哥拉優勢領域發展的結果。”
當前,BP仍在設法減弱墨西哥灣漏油災難給公司帶來的影響。公司宣布將在全球的勘探投資增加一倍。杜德利說:“過去的14個月是我們近10年來在獲得新勘探區塊方面最成功的一段時間——我們在11個國家獲得了69個新勘探區塊,在安哥拉取得的這些大型新區塊給我們提供了巨大機會。”
和BP一樣,挪威國家石油公司也從安哥拉獲得5 個新的海上石油勘探區塊,并稱,這將使得安哥拉成為挪威國油全球油氣生產活動的主要地區。挪威國家石油公司主管勘探的副總裁蒂姆·多德森說:“安哥拉鹽下層是一種具有潛力的儲量。”
歐洲第三大石油公司道達爾公司對外宣布,該公司與安哥拉國家石油公司簽署了3個海上區塊的產量分成協議。這些產量分成協議將使道達爾增強其在安哥拉油氣資源中的存在。這3個區塊位于深水寬扎(Kwanza)盆地,這個盆地迄今很少勘探過,水深在700至3400米。道達爾公司說,這3個區塊具有與巴西桑托斯盆地和坎普斯盆地相似的鹽下層地質特征,后者在最近幾年里獲得了重要的石油發現。
鹽下層是南大西洋地區在特殊古地理條件下形成的一種沉積巖層,深度在1000至2000米之間。隔大西洋同安哥拉遙望的國家是巴西,鹽下層地質結構讓巴西成為國際能源界的新星,目前,巴西已經宣布發現了十余塊鹽下層油田,探明的儲量至少有190億桶油氣當量。而同樣具有這種地質結構的安哥拉也憑借著海上石油生產成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繼尼日利亞之后的第二大石油生產國。這似乎證明了地質學家們的推想:3億年前,南美洲和非洲曾連在一起。
巴西國家石油公司也憑借其海上開采的經驗來到安哥拉。這家拉丁美洲最大的石油公司表示,希望在2012年早期開始在安哥拉深水鹽下層的鉆探。
安哥拉石油資源的大玩家主要來自歐美,很多分析師鼓吹西非將是繼不穩定的中東之后,美國石油和天然氣最可能的替代產地。
目前,美國從非洲進口的石油占其原油進口量的20%,主要供應國為尼日利亞和安哥拉。美國已宣布到2015年計劃從非洲進口的石油提升至其石油進口總量的25%-30%。
早在2001年5月,美國時任副總統迪克·切尼在其做的《國家能源政策報告》中就稱,西非將成為美國石油和天然氣增長最快的來源,那里的石油質量高、低硫,可讓美國東海岸的煉油中心在國際市場上占有更大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