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覺得現在并不是與電廠談判新年度長協合同的好時機,所以希望再等等看。”
上海時代航運有限公司總經理嚴喆,最近一直在關注現貨市場上煤炭運價的走勢,目前,秦皇島到上海30元/噸左右的現貨運價,這讓航運企業很難在一年期的長協合同談判中獲得理想的籌碼。
每年到年底的時候,像中海發展(600026.SH)、寧波海運(600798.SH)等散貨運輸企業,都會啟動與一些大電廠、鋼廠客戶洽談來年的長協運價合同,雙方協商一年的合同數量和價格,合同一般從新一年的1月1日開始執行。
然而,新的一年已經到來,新年度的長協運價合同依然沒有落定。記者昨天從多家航運企業了解到,今年的長協運價,可能很難超過去年的水平,而很多中小沿海運輸航運企業,已經開始出現運力閑置甚至倒閉。
現貨運價低迷
按照傳統慣例,春節前的一段時間,各家電廠都會儲備一些煤炭庫存過節,因此,每年春節前總會有一波煤運的小高峰出現。
距離2012年的春節只有一周的時間了,今年的煤運小高峰卻依然沒有到來,相反,不管是煤炭價格還是沿海煤炭運價,都處于低迷狀態。
海運煤炭網最新數據顯示,1月4日至10日,環渤海5500大卡動力煤均價報792元/噸,較上期降低5元/噸,已經低于去年年底發改委對今年煤炭價格的限價水平。
煤炭價格的低迷也帶動煤炭運量的下滑,1月以來,沿海煤炭運輸市場運價也沒能延續前兩周的反彈行情,秦皇島至上海的市場運價只有30元/噸左右,而這一航線的運價去年最高時曾達到55元/噸。
航運專家陳弋分析,主要是由于今年春節時間較早,而上周電廠存煤可用天數依然保持在19天的高位水平,因此,庫存依舊偏高的下游用煤企業觀望態度仍濃厚,希望能夠挨過春節后再進貨。
“如果按照現在的現貨運價簽訂長協合同,航企基本都要虧損運營。”嚴喆告訴記者,航運企業也不愿意較早落定長協合同,供需雙方目前執行的運價是按照去年的長協合同打八折先支付,待協議達成后多退少補。
中海發展一位高層也預計,新年度的長協合同可能要到三四月才能落定,“由于電廠的煤炭庫存比較大,目前也不是發電高峰,電廠對煤炭的需求也不多,而且1月1日開始的限價令也會導致煤炭生產企業積極性不高,這都影響煤炭的運輸和運價。”
長協價料難超去年
盡管多家航運企業寄望節后能夠出現一波煤炭運輸的小高潮,但對于今年的長協運價合同,各方都坦陳很難超過去年。
1月12日,上海航運運價有限公司數據顯示,秦滬線煤炭運價主力合同QH1203報收33.12元/噸,意味著3月的運價預計仍停留在30元左右,不過,12月份合同QH1212則報收在42.7元/噸,說明業界預期下半年運價會比上半年有所上漲。
寧波海運一位高層對記者透露,目前公司與電廠等談判新年度的沿海煤炭運價合同仍在進行中,公司預計談下的價格能與去年持平或者略微低一些,不過尚未得到客戶的同意。
去年,寧波海運與客戶簽訂的秦皇島到上海的煤炭運輸長協合同約在40多元/噸,當時的價格下企業也只能微利。而去年時代航運與客戶簽訂的秦皇島到上海的煤炭運輸長協合同一般在50元/噸左右,較高的煤炭運價的支撐外加公司國際礦石運輸做得不錯,令去年公司的利潤增長了約50%。
2011年,航運企業與電廠簽訂的長協合同的沿海煤炭運輸價格一般都在48~50元/噸,正是由于長協合同價格的支撐,一些大中沿海干散貨運輸企業現在才免于虧損的尷尬。
“今年沿海運輸整體運力過剩,油價成本也高企,航運企業普遍預計運營困難,一些小的航運企業已經有船只閑置甚至倒閉。”寧波海運上述高層指出,到目前為止公司沒有訂新船的打算,不過,由于公司的現金流情況還不錯,也不排除未來適當的時機購買一些運營難以維持的公司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