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楊拯陸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 |
“我們要永遠記住這位姑娘。
她給我們鑄造了
堅定、勇敢、進取、開拓的形象。
讓這顆永不熄滅的火種,
把我們的思想、工作
燭照得更紅、更亮……”
這是一位老地質工作者悼念拯陸烈士的詩篇,也是千千萬萬石油人共同的心聲。50多年過去了,她的事跡依然在新疆大地流傳。
楊拯陸是著名愛國將領楊虎城將軍的女兒。她18歲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楊拯陸大學畢業,毅然選擇到新疆搞地質勘探。
![]() |
楊拯陸(后排左一)和勘探隊隊友合影。 |
上世紀50年代,勘探隊員的工作生活條件極為艱苦,經常要面對死亡的威脅。楊拯陸毫不畏懼,在準噶爾盆地開展艱苦的地質勘探工作。工作中,她把最遠的路留給自己走,把最高的山留給自己爬,把水留給同事喝,很快鍛煉成為一名深受大家擁戴的地質隊長。
1958年7月,完成克拉美麗地區勘探任務的106隊奉命轉戰位于中蒙邊界的三塘湖盆地。楊拯陸率隊進駐只有幾十戶人家的三塘湖村,隨即對兩萬多平方公里的三塘湖盆地開展石油地質調查。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楊拯陸把全隊分成幾個小組,每天步行40公里以上,僅用1個月就完成了6800平方公里的石油地質普查任務,超額完成生產計劃257%。
1958年9月25日,楊拯陸到離隊部15公里外的條湖作業點進行石油地質普查時,遭遇暴風雪強寒流襲擊,不幸犧牲。那一年,她才22歲。和楊拯陸一同遇難的,還有隊友張廣智。當人們找到楊拯陸的遺體時,發現她俯臥在一道冰封雪蓋的斜坡上,兩臂前伸,十指深深地插在泥土里。在她的懷里,揣著一張新繪的地質圖。
![]() |
1957年楊拯陸與隊員野外勘探時住的帳篷。 |
1958年10月,新疆石油局下屬的獨山子礦務局隆重舉行追悼大會,悼念楊拯陸和張廣智烈士。有關部門把三塘湖盆地的兩個含油氣地質構造命名為“拯陸背斜”、“廣智背斜”。
20世紀90年代初,又一批石油人進駐三塘湖盆地。他們沿著楊拯陸的足跡,承擔起楊拯陸未竟的事業,立志要探出三塘湖盆地蘊藏的石油寶藏。1993年9月26 日,楊拯陸犧牲35年后,三塘湖盆地塘參1井喜噴工業油流,宣告了三塘湖油田的誕生。勘探數據顯示,三塘湖盆地已累計落實三級石油儲量3億噸以上,油氣勘探開發潛力巨大。
撫今追昔,不忘英烈。2008年11月28日,吐哈油田在三塘湖采油廠聯合站前樹起楊拯陸烈士紀念雕塑,被集團公司命名為“企業精神教育基地”。三塘湖采油廠持續加強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再學習再教育活動,深入開展“學習楊拯陸,奮戰三塘湖”主題實踐活動,在員工中廣泛開展楊拯陸事跡故事會、黨員重走拯陸紅色之路等活動。楊拯陸的先進事跡在員工腦海中深深扎根,并化作為祖國的石油事業拼搏奉獻的強大動力。(張長海)
![]() |
兩位烈士犧牲的地點。 |
![]() |
↑吐哈油田和新疆油田的領導為楊拯陸銅像揭幕。 |
![]() |
2010年,三塘湖采油廠組織人員與三塘湖鄉的村民尋找楊拯陸犧牲、安葬的地方。 王鵬 攝 |
![]() |
油田員工在楊拯陸銅像前開展最佳黨日活動。 |
![]() |
楊拯陸野外勘探時留影。 |
![]() |
1955年4月,楊拯陸(右二)離校赴疆前與同學留影。 |
![]() |
1958年楊拯陸(左一)與女勘探隊員在烏魯木齊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