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承希是中原油田天然氣產銷廠的普通巡線工,他酷愛公益事業。作為一名有著13年獻血史的志愿者,他以自己的稀有血型挽救了2個家庭3條人命。?
????為愛心感動 人生第一次鮮血????
????1998年8月15日,郭承希至今清晰地記著這個特殊的日子,那天他第一次獻血。當時年僅22歲的郭承希正在廣州訪友,回住處時,在一個偌大的廣場上看到一輛獻血車,出于好奇,他停下來想看個究竟。這時從車上下來一個60來歲的阿姨,非常遺憾地對等候在一旁的老伴說:“唉,年紀大了,真是不中用了,化驗不合格,人家不讓獻了。”
????郭承希聽了心里一震,看看人家都一把年紀了還有如此愛心,自己堂堂七尺男兒,又豈能熟視無睹。想罷,血氣方剛的他便登上了獻血車。在等待化驗結果時他還沒有感覺到什么,可是當看著鮮紅的血液從自己體內流入到血袋里時,他開始有些擔心,不知道這會不會傷害到自己的身體,甚至有些懊悔自己的沖動。有個護士看出他是第一次獻血,讓他別緊張,并給他講了一些獻血的知識和意義,郭承希的情緒這才逐漸穩定下來。這次他獻出了400cc的血漿,并得到了一個光榮的獻血證,事后身體確實沒有出現什么異樣。回到住地,他又在網上查閱了許多關于獻血方面的知識,對義務獻血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從那時起,郭承希的獻血“愛好”開始進入“常態化”。
????特殊血型 救人于危機之際
????2002年,有一天單位號召大家參加由油田企業和濮陽市紅十字會聯合組織的集體義務獻血活動,剛因重感冒出院不久的郭承希第一個舉手報了名。3天后,他便出現在這支獻血隊伍中。一個禮拜以后,郭承希接到市紅十字會打來的電話,告訴他一個好消息,經過多次化驗,他的血型最終確定為B型RH陰性血,持有人群只有千分之二的概率,屬于稀有血型。他們還建議郭承希以后不要再經常主動獻血了,而是最好做應急之用,要把好“鋼”用在刀刃上。既激動又自豪的郭承希當場大聲表態:“保證隨叫隨到!”這以后,郭承希幾乎再也沒有睡過一次懶覺,更加重視體育鍛煉,他說這也是為自己這身寶貴的資源負責,時刻做好準備,為需要血漿的人提供新鮮的血液,救人于危急。
????2005年4月25日,郭承希正在單位前線的氣井附近進行管線排查,濮陽市紅十字會打來緊急求援電話,說是濮陽縣八公橋鎮一名孕婦難產并出現大出血,形勢十分危急,請他馬上趕到濮陽市血站。可是郭承希距離最近的公共汽車站牌也需要半小時的路程,時間恐怕不允許。對方決定馬上派車和工作人員趕到郭承希的單位進行現場采集。就在郭承希有些左右為難時,單位領導得知情況以后,當場就給他準了假,并積極協調車輛,以最快的速度把郭承希接回了單位。
????在單位領導辦公室里見到已經趕到的采血醫護人員,郭承希還沒有坐穩,伸出胳膊,把袖子一捋,說:“需要多少,你們抽吧。”在采集的過程中,郭承希得知那位孕婦昨晚就出現險情了以后,忍不住抱怨他們給自己通知晚了,自己的手機可是24小時從不關機。很快,醫護人員采集了400cc的血以后,匆匆向醫院趕去。領導欲給郭承希放3天假養養身體,卻被他婉拒了,第二天便回到巡線隊上班了。同事們不讓他干重活,他卻仍像往常一樣撿重活干,還笑著說自己可沒有那么嬌貴。除了特殊緊急情況,他幾乎從未耽誤過工作,不愿因為自己的事情而讓其他人多出工作量,更何況自己還是一班之長呢。幾天后,醫院里傳回了母子平安的消息,郭承希懸著的心這才放下來。
????為了公益 說服家里親人
????郭承希的愛人劉慶云是一名工程師,卻深愛著自己這個只有技校學歷的老公,他們的愛情經歷過波折的長跑,突破重重阻力才最終走到一起,所以彼此更是倍加珍惜。現在也是讓雙方老人放心,令大家非常艷羨的一對小兩口兒。2005年底的一天,劉慶云幫助郭承希整理宿舍時,在抽屜里發現了他的獻血證,當時臉上就變了顏色,非常心疼,眼淚唰地掉了下來。郭承希見狀趕緊走過去安慰她,說瞞著她的原因就是怕她為自己擔心,自己的身體壯實得就像牛犢一樣,定期獻血對身體是無害的。等到劉慶云氣稍順些時,郭承希又給她講了許多自己獻血時發生的許多愛心故事,終于贏得了她的默許。
????就在郭承希為自己做通媳婦的思想工作而“沾沾自喜”時,沒想到劉慶云當天就在家里向公公和婆婆“通報”了老公的“罪狀”,特別是郭承希的母親,一聽就急了,認為兒子八成是魔怔了,獻血可是要傷元氣的,馬上打電話“宣”郭承希回家“受審”。當天晚上,一家人專門為此召開了緊急會議。郭承希的父親是位退伍軍人,深明大義,非常支持兒子的行為,他有些動情地說:“承希是個好孩子,他這是在行善,是在做好事,他的血還救了人家的命,這是多有意義的事啊。我為咱兒子感到自豪。”老太太聽了半天沒有言語,過了一陣子有些委屈地說:“就你能,就你覺悟高,我這不是擔心兒子的身體會受到傷害嗎?”
????郭承希見狀,走過去給媽媽倒了一杯水,然后給媽媽及愛人詳細講明了獻血的道理、意義及血液的原理,他還告訴家里人,自從開始獻血以來,為以防萬一,自己早就準備了血壓儀、溫度計、電子稱等一些器械,隨時監控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并且還養成了定期體檢的好習慣,再加上自己始終堅持體育鍛煉,所以一直都是“身體倍棒,吃嘛嘛香”,獻血至今,自己沒有感到任何不適。家人這才完全放下心來,郭承希最終獲得全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為自己的獻血行為掃清了最后一道心理上的障礙,再沒有什么顧慮了。
????盡職盡責 公益工作兩不誤
????郭承希并沒有因為“癡迷”公益事業而影響到自己的工作。他2001年開始在生產一線從事天然氣巡線工作的,至今已整整十年,雖然這是一個非常艱苦的崗位,他卻已經“習慣成自然”了。十年磨一劍,在工作中郭承希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越是天氣惡劣越是需要進行巡線,下大雨時巡視可以根據水面的氣泡判斷是否出現氣體泄漏;下雪時巡視也較容易發現隱患,因為泄漏點上方不會存有積雪;炎熱天氣進行巡視時,如果發現管線附近有成群的綠頭蒼蠅,那必是受泄漏氣體的味道所吸引。郭承希在工作中多次為單位提出合理化建議,其中五小成果《氣體取樣器》及《多功能排查鉤》還分獲二、三等獎。
????2010年春節期間,郭承希和同事在進行管線排查時發現一根可疑氣管線,他們順著管線一路摸排到一條河邊,那條來歷不明的管線進到了河里面。這個季節在北方正是天寒地凍之時,大家卻爭著要下河進行摸排。郭承希“仗”著自己是班長,硬是把這活“搶”了下來,還說自己個子高,水性好。下了河,水面很快沒過了他的腰部,冰涼刺骨的河水不斷濺入到他的雨褲里。幾十分鐘以后,郭承希終于把那根管線的走向摸清了,并最終確認這是一條竊氣管線,雖然尚未投入使用,但其隱蔽性確實夠狡猾的,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將會給油田帶來很大的損失。上岸以后,他下半身已經全部濕透了,風一吹還結上了一層冰碴,嘴唇也懂得烏紫。都已經這樣了還哆嗦著笑著說,現在有人打電話需要輸血,咱照樣能去。
????除了緊急情況,郭承希都是利用業余時間去獻血,為了保障血液的質量,現抽現用,他幾乎已經不飲酒了。他非常享受獻血時在內心升騰起的那種豪情和成就感,他說自己生活在和平年代,不能為國馳騁沙場,自己也不是醫生,不會妙手回春,只要能救人,獻些血又算得了什么,只要有需要,自己就是一個流動的血庫。
????郭承希在一次又一次的獻血中體現著人生的價值,他還在獻血的過程中結識了許多朋友,其中有一位姓白的阿姨,雖然已經58歲了,卻仍在堅持獻血,獻血總量已達到10000cc,相當于3個人體的血液總量。每次提起白阿姨的“成就”,郭承希的欽佩之情就溢于言表。血志愿者們通過聯誼會或網絡經常在一起溝通、交流,聽著一組組數字,他們都為自己的公益行為而快樂著。
????(劉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