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分配到鉆井隊,他就從泥漿工干起。一路走來,從泥漿工到泥漿大班再到泥漿組長,直到現在的泥漿監督,通過數十年的不懈努力、他從一個普通工人,被破格晉升為鉆井工程師,并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泥漿專家。
????他就是鉆井一公司東北項目泥漿監督劉建軍。
????今年劉建軍被公司委以重任,來到了情況復雜,技術人員稀缺的東北項目。面對東北區塊泥漿失水不易控制,氣泡繁多的難題,到東北的第二天,他就去了下屬井隊駐隊,兩個月的時間,在項目組呆了兩個夜晚。
????在50623鉆井隊施工的長深20井中,他勇挑重擔,在現場又管工程又抓泥漿,同時肩負著帶實習技術員的任務,每天都從早上七點工作到深夜。蒸汽繚繞的罐面上他一盯就是十幾個小時,撲面的熱氣常常熏得他滿眼通紅、淚流不止,刺鼻的化學藥品更是讓他咳嗽連連,領導同事多次勸他回去休息,他卻依然堅持奮戰。因為在他心中,只有攻克泥漿失水控制不住、氣泡繁多的難題,他才能夠真正放下心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帶領著井隊技術人員通過反復的小型實驗,最終找到了原因,優化了泥漿各項參數,保證了泥漿性能穩定,杜絕了1350米井段易返水、易井漏復雜情況的發生;444毫米的井眼電測一次成功,339毫米的套管順利入井,甲方最擔心的井段,被一舉拿下。
????雖然如今已是行內專家,但當年初入井隊的他,卻對井隊生產知之甚少,是扎實認真的性格,成為了他不斷進步提高的重要動力。他總是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對待自己的工作,臟活、累活搶著干,竭盡自己所能,多問、多學、多干、多用,碰到難題就利用休息時間慢慢琢磨、研究。工作中,他向身邊的老師傅學習,向技術好的同志學習;業余時間,就到公司里的圖書室“充電”。在短短的幾年時間里,靠著自己的勤奮,他迅速成為了隊上的技術骨干。
????成為技術骨干后,他更加一絲不茍,精益求精。他總是隨身帶著一本筆記本,將每天的檢查處理情況全部記錄下來,在日常的工作中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為日后的厚積薄發奠定了基礎。隨著工作經驗的豐富,他慢慢的發現要想把泥漿工作做好,單單靠精通本專業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只有精通鉆井工程各方面的知識,才能做到提前預防,提前處理,才能更好的完善泥漿工作。為此,他自學考取了石油大學鉆井工程的本科學歷,并通過了公司鉆井工程師資格考試,被破格晉升為鉆井工程師。他的選擇沒有錯,通過對鉆井工程系統的學習,他得以從更高的角度重新認識了自己的工作,并讓他當時所在的鉆井隊創造出連續3年井身質量、固井質量合格率、電測一次成功率100%的好成績,受到了多個甲方的高度評價。(中原石油報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