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應城市正加快東部循環經濟示范區建設。到1月底,56家新口徑規模以上鹽化工、精細化工及相關產業企業的原鹽產銷量占全國井礦鹽的18.2%,純堿銷量占全國市場的5.83%。
應城市巖鹽資源豐富,境內鹽層分布面積約140平方千米,占云應盆地鹽層分布面積的74.5%,資源儲量約281億噸,埋藏較淺,易于開采。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型,該市于2010年2月成立了東部循環經濟示范區建設與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著力進行招商引資,累計引進項目64個,總投資51億元。其中,投資過億元項目7個,過5000萬元項目9個。
目前,應城東部循環經濟示范區已建成國家'火炬計劃'精細化工新材料產業基地,全國較大的聯堿生產基地和全國重要硅材料、涂料研發和食品調料生產基地。基本形成了以原鹽為依托、以兩堿為龍頭、以精細化工產品為紐帶的縱深循環發展格局。應城市委、市政府引導區內所屬企業充分依托宜化雙環、新都化工等大企業,利用其工業廢料打好循環牌,構建起鹽化工—粉煤灰—水泥、鹽化工—粉煤灰—新型墻體材料、鹽化工—氯氣—三氯氫硅、鹽化工—氯氣—四氯化硅、鹽化工—氯氣—石英、鹽化工—純堿—玻璃包裝、鹽化工—氯氣—漂白粉、鹽化工—精致氯化銨、鹽化工—食鹽—食品調料9條循環產業鏈。
通過就近利用龍頭企業生產的成品和排放的廢料拉長加粗產業鏈,應城資源綜合利用率顯著提高,鹽化循環經濟初步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