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月10日晚間消息,據路透社報道,即便生產商遭受著虧損的壓力,鋁冶煉產能過剩將持續數年,原因在于中國和俄羅斯維持就業、推動自給自足或延遲工廠關閉的政治壓力。
力拓本周承認鋁業前景黯淡,削減加鋁集團(Alcan)賬面價值90億美元。力拓CEO阿爾巴內薩(Tom Albanese)提出警告,中期來看利潤率可能繼續被壓縮:“鋁業目前的環境很艱苦……我不知道價格何時恢復。”
中國鋁產量占全球產量的40%,地方政府對關閉虧損但能提供就業的冶煉廠很謹慎,中央政府則繼續推動全面擴大產能,以維持自給自足。俄羅斯的選舉政治也造成至少一家按計劃關閉的工廠暫停關閉。
另外在整個行業,考慮關閉的冶煉商通常被購買電力和原材料的長期合同所阻。
分析師們估計,鋁業企業全球產出的30-40%都在虧錢。利潤率受到5年供應過剩和輸入性成本尤其是電力成本增加的沖擊。
隨著2011年下半年鋁價跌至2000美元噸/噸,包括力拓、美鋁等在內的企業將全球產能削減130萬噸左右,但要使市場達到平衡還需進一步削減產能。上月接受路透社調查的分析師平均預計,今年市場供應過剩60萬噸,2013年41.5萬噸。
全球最大礦業公司必和必拓對鋁業的前途表現得更為悲觀,稱已暫停對鋁的投資,須重新審視公司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