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長,咱們能不能從鍋爐爐膛燃燒調整方面,想辦法節省燃料消耗?”
“我看可以,在指標允許的范圍內可以試一試。”
1月10日,吉林石化煉油廠鍋爐車間工藝五班班長田巨擘與員工閆玉家一起商討節能降耗措施。
煉油廠鍋爐裝置20世紀70年代建成投產,因設備陳舊、工藝落后,能耗較高。要想讓這些超期服役的“老伙伴”高效運行,真是件頭疼的事。
回到家里,田巨擘挑燈夜戰,反復推敲和修改操作方案。第二天,他早早來到崗位,把寫好的操作方案和大家分享,大家都覺得切實可行。在田巨擘的指導下,班組員工在操作中多燒瓦斯少燒油,在工藝指標允許范圍內有意識地減小爐前風擋板開度。經過幾個班次的嘗試,耗油量和用電量降了下來,可田巨擘怎么也高興不起來。原來,主操向他反映:“這樣操作以后,鍋爐油槍易結焦,操作難度加大,工藝指標很難控制。”
“辦法總比困難多,咱們另尋出路。”田巨擘說。為解決問題,田巨擘查閱了大量資料,反復進行研究和操作試驗,最終決定對油槍運行狀態進行調整。他完善油槍安裝程序后,在保證燃燒良好的前提下,一點點調整油槍插進爐內的長度。經過幾次的微調,最終解決了油槍易結焦的問題,每月可節省燃料油30噸、節電1100千瓦時,創效3萬多元。“班長,這樣操作容易多了,節能效果明顯。”員工吳顯明興奮地說。
聽說此事后,各班組紛紛來向田巨擘取經。于是,此項操作在全車間范圍內推廣開來。自此,大家都稱田巨擘為“節能班長”。 (何天林 馬忠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