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1月以來,中國實際使用外資已經連續三個月出現負增長。
商務部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99.97億美元,同比下降0.3%;外商投資新設立企業1402家,同比下降37.49%。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今年我國利用外資仍面臨較為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從國際來看,世界經濟增長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上升,國際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放緩,全球直接投資總量增長乏力。從國內來看,外需疲弱、部分企業融資困難、局部用工矛盾突出、企業經營成本上漲等多重壓力并存,外商直接投資穩規模、調結構的壓力將會加大。
從FDI結構來看,1月份,農、林、牧、漁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同比快速增長,達1.97億美元,同比增長40.14%。其中,農業和畜牧業實際使用外資增幅較大,分別達到191.37%和72.95%。而制造業和服務業FDI則分別下降了0.04%和4.62%。
同期,亞洲地區對華投資保持增長。亞洲十國/地區實際投入外資金額85.86億美元,同比增長0.77%。美國實際投入外資金額達3.42億美元,同比增長29.05%,一改此前數月下降的勢頭;而歐盟27國實際投入外資金額4.52億美元,同比繼續下降,降幅擴大至42.49%。
沈丹陽說,歐盟對華投資下降比較快,主要還是由于歐債危機以及歐盟對外投資總體下降、不活躍,與歐盟的經濟情況有很大的關系。而1月份,美對華投資增幅比較大,這與去年后幾個月的情況不同,其中既有美國企業對華投資信心增強的因素,也有具體項目的原因,比如與在上海的迪士尼項目部分資金一月份集中到位有關。
“今年我國利用外資仍將面臨較為嚴峻的國內外形勢。”沈丹陽給出這樣的判斷。但他同時指出,中國吸收外資仍存在綜合優勢。
沈丹陽說,近年來,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快速發展,國內消費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法律政策環境日臻完善,構成了我國吸收外資的長期綜合優勢,市場已成為跨國公司在華投資的首要決定因素。“十二五”期間我國加快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進程將為外國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機遇。從中國美國商會、中國歐盟商會、日本貿易振興機構2011年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近兩年有擴大在華投資意愿的企業比例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