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力是吉林銷售公司東豐經營處凱旋門加油站的經理。凱旋門站規模不大,位于東豐縣城東端。王有力在這里已工作8年。
王有力是個善于思考的細心人。他發現大貨車需要經常加水,而沿途能加水的地方實在太少,大車司機都叫苦不迭。王有力琢磨:要是在站里打口井,不僅能節省水費,而且能爭取到更多的顧客。
說干就干。他自掏腰包請來專業打井隊,利用幾天時間在加油站旁打了口井。王有力給它起名叫做“便民井”,并在旁邊豎了一塊寫著“大車免費加水”的牌子。
井剛打好沒多久,進站加油的大車就明顯增多了,柴油日銷量顯著增長。便民井帶來的經濟效益初顯。
喜人的收獲,沒有讓王有力停下進取的腳步。他發現大貨車的油箱蓋基本上都有油污,每次加油員和司機都會弄臟手,可由于站內沒有自來水龍頭,司機們大多是簡單擦擦就上車走了。
王有力想到了便民井。他買來儲水箱,下面安裝了水龍頭和洗手盆,旁邊放上香皂、洗衣粉和印有寶石花圖案的毛巾。每天早上,他都會將儲水箱蓄滿,擺放好洗滌用品,把毛巾洗得干干凈凈。這一措施受到了大車司機的歡迎,來這里加油的大車更多了。
漸漸地,王有力又發現了新問題。由于進站的大貨車比較多,車身比較長,每次加油耗時較長。對于凱旋門這樣的小站來講,確實有點擠。小車來加油時,一般都須等大車開走后才能靠近加油機,很多小車司機沒等進站就直接調頭走了。時間一長,加油站的柴油銷量雖然增加了,汽油銷量卻有所減少。
面對這一情況,善于思考的王有力再次將目光投向便民井。他想:“雖然我沒法讓大車加油更快些,但可以拓展服務內容,讓小車司機不再干等。”王有力買來高壓水泵和洗車水槍,連在儲水箱上,在便民井旁的牌子上加了一行字“小車免費自助洗車”。不少小車司機看到后,都先開過去洗車,等洗干凈了正好大車也走了。慢慢地,這個站的汽油銷量也實現了穩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