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2月20日披露,《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已獲國務院正式批復,這是國務院批準的第三個西部大開發5年規劃。業界人士認為,西部地區經過十年大開發,能源化工等特色產業已取得長足發展,《規劃》提出要更加注重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強調大力提升產業層次,高標準承接產業轉移,契合了時代發展的新要求。
西部地區是我國重要的戰略資源接續地,《規劃》強調推進重點經濟區率先發展,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培育和壯大新的增長極。并明確指出,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是增強西部地區內生動力的主要途徑。國家將圍繞建設國家能源基地、資源深加工基地、裝備制造業基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加強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等西部地區具有明顯優勢的能源基地建設。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在開發理念上,《規劃》更加注重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在開發方式上,要大力提升產業層次和核心競爭力;在承接產業轉移上要合理有序,支持11個重點經濟區建設西部大開發戰略新高地,培育和壯大新的增長極。
22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產業發展部主任孫偉善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西部地區利用自身的煤氣油鹽等資源優勢發展一些資源性產業是合理的,但是西部石化產業不能盲目追求規模、粗放式生產。“這樣在與東部同類產品的競爭中就會面臨很大的壓力,實際上這個問題現在已經顯現出來了。所以西部的產業發展也應該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優勢,發展高檔次產品,提升產業發展質量。在接受產業轉移時也應該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有所改進,使新建項目從起點上提高水平。”孫偉善說。
據了解,西部地區在“十二五”期間將加快延伸石化產業鏈,盡量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以新疆為例,未來幾年,新疆將依托現有產業格局,在烏魯木齊、獨山子、庫爾勒3個重點地區盡可能延伸石化產業鏈。
邁哲華投資管理咨詢公司項目經理陳璐佳認為,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一直是石化行業關注的重點,新疆從2009年就開始嘗試行業延伸,而《規則》更是對延伸產業鏈有了明確指示。化工產業鏈管理有“三個統一”,即質量統一管理、物流倉儲統一控制、“三廢”統一處理,新疆未來必將實現節能減排與提高效益的完美融合。
隆眾資訊能源分析師張茂晶認為,不僅新疆,整個西部地區利用資源優勢開展深加工已邁開步伐。青海將利用鉀資源優勢在原有鉀肥廠基礎上升級開發氯化鋰、溴等產品;滇、黔、川將利用磷及磷酸資源加工食品級、飼料級添加劑和多種磷酸鹽產品;甘肅將發揮蘭州等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打造乙烯深加工、異氰酸酯、合成橡膠深加工、硫酸綜合利用等七大化工產業鏈條。
有關專家同時提醒企業,產業轉移是西部大開發的一部重頭戲,建立資源企業集群是西部的優勢所在,但企業經營者也必須注重產業轉移到西部后帶來的諸多問題,有效加強與東部下游企業的銜接,實現資源高效利用與優勢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