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工信部網站發布了石油和化學工業2011年經濟運行分析及2012年展望。2011年,石油和化學工業運行總體平穩,但進入四季度后,受國內外宏觀經濟減緩、市場需求不旺,下行壓力驟增。
資料顯示,2011年,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累計總產值11.28萬億元,同比增長(下同)31.5%;利潤總額8070.1億元,增長18.83%;主營業務收入10.8萬億元,增長30.44%;資產總計7.74萬億元,增長18.73%;從業人員669.53萬人,增長8.59%。
工信部指出,2011年前三季度石油和化工產業運行總體平穩,進入四季度后,受國內外宏觀經濟減緩、市場需求不旺,下行壓力驟增。
具體表現是:
一、10月份,全行業產值增幅首次回落至30%以下,為27.3%,11、12月份再創新低,只有22.4%,增幅比10月下滑近5個百分點。
二、效益下降更為明顯。10月份,全行業利潤總額出現罕見的下降,且降幅達10.8%;前期增長較快的石油天然氣開采和化學工業均大幅放緩,其中化學工業利潤增幅僅為4.9%。1~11月,全行業利潤增幅回落至17.91%,比1~9月下降了12個百分點,低于同期全國工業利潤平均增幅6個百分點。
三、市場波動加劇,價格大幅下挫,總水平漲幅回落至年初水平。特別值得關注的是,11月份化工行業價格全線大挫,總體漲幅只有5.7%,回落至2010年初漲幅水平。其中,專用化學品、合成材料、基礎化學原料三大板塊領跌化工行業,專用化學品當月價格漲幅甚至為-2.3%。
工信部表示,該行業也存在部分產能過剩行業盲目擴張、煉油效益大幅下降、對外貿易形勢復雜等問題。
對于今年形勢,工信部認為,2012年經濟運行的國內外環境更趨復雜,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但是,推動我國經濟持續較快增長的基礎依然沒有改變,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國內市場龐大,深具開發潛力,多年來打下的物質和技術基礎,也為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構調整,以及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提供了強大動力。
為此,工信部明確要把穩定增長放在突出位置,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加大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加大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力度,大力推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促進石油和化工行業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