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預期目標是7.5%。這是2005年以來,中國首次調低GDP增速預期目標。
溫家寶說,這里需要著重說明的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目標略微調低,主要是要與“十二五”規劃目標逐步銜接,引導各方面把工作著力點放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切實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上來,以利于實現更長時期更高水平更好質量發展。
“把經濟增速目標略微調低,適應了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體現了"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說。
受歐美債務危機進一步蔓延國內部分中小企業經營困難等影響,中國經濟增速正逐步回落。2011年一季度,增速為9.7%,四季度為8.9%。從今年以來的情況看,回落勢頭仍在延續。
各大機構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速的預計,近來也都有所下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長8.2%,比上次預測下調了0.8個百分點。從此前召開的地方兩會的情況看,部分省區市也調低了今年經濟增速的預期目標。
葉青代表指出,現在還是很難判斷歐美債務危機還要延續多長時間,中國經濟的外需環境可能會面臨長期深刻的調整。而國內中小企業的發展,遭遇成本上升融資困難等難題,激發中小企業的活力有個逐步的過程,需要做艱苦的努力。
中國經濟的內需情況和物價水平也是制定增速目標要考慮的。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雖然CPI漲幅自去年8月份開始連續5個月回落,但去年全年5.4%的漲幅仍然超過年度預期目標。當前,物價仍處于高位,2012年中國的物價調控目標設定為CPI漲幅控制在4%左右。
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一鳴認為,成本推動的物價上漲壓力是長期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勢不定,經濟增速定高了會加重物價上漲壓力。
王一鳴說,此外,目前制造業投資受到產能過剩約束,房地產投資受調控政策影響,基礎設施在建規模也很難再大幅增加。而消費受收入水平制約,大幅增長的難度非常大。
代表委員們認為,把今年經濟增速預期目標略微調低是實事求是的,在比較嚴峻的局面下,這個目標的實現也需要經過一番努力,特別是沿海地區。
“適當調低增速預期目標,有適應形勢變化的考慮,但更多的是種導向,那就是引導地方政府不要過度追求速度,把工作重點轉向調整結構和提高效益,為轉變發展方式留足空間。”全國政協委員商務部原部長助理黃海說。
“關鍵是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富潤控股集團董事長趙林中說。
全國人大代表青島港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常德傳說,調整經濟增速可為經濟轉型升級提供更加寬松的環境。特別是作為企業,不能一味追求擴大規模,而是要以自主創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內涵提升作為發展的前提。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副主任劉樹成認為,今后中國經濟要從速度型向質量型轉型,7.5%的目標的提出釋放出這樣的政策含義。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燈塔民族社區黨委書記劉榮喜說,經濟發展說到底是為了人的發展,經濟增長應該最終惠及民生。調低GDP增速目標有利于把更多精力放在改善民生上。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德州)皇明太陽能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鳴說,中國過去十多年的高速增長也帶來了高能耗與高排放等諸多環境問題。過去判斷經濟增長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這些重要指標。
劉樹成認為,年度經濟增速目標的設置與五年規劃(計劃)之間存在著較強的銜接關系。“十五”計劃(2001年至2005年)提出的年度增長目標是7%左右,“十一五”規劃(2006年至2010年)提出的目標是7.5%,而“十二五”規劃(2011年至2015年)提出的目標是7%。
從近年來中國經濟實際增速看,均大大高于年初的預定目標。2009年中國經濟遭遇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提出“保八”,實際增速為9.2%,2010年的實際增速為10.4%,2011年的實際增速為9.2%。
“對于中國經濟的前景,要有信心。中國經濟的內需潛力巨大,結構調整的指向明確,宏觀調控的經驗豐富。只要應對得當,全年的實際經濟增速應當會高于7.5%的預期目標。”葉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