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歐洲最大的石油公司皇家荷蘭殼牌公司首席執行官彼得·沃瑟認為,由于美國國內將有可能消耗大部分的天然氣,因此,美國今后將只能出口數量有限的液化天然氣。
這個消息就象能源界的一股寒流,我們知道今年全球冬天特別冷,一些國際權威氣候專家指出,全球氣候變暖已經停止,并開始冷化,這樣的冷天可能會持續20年至30年。有媒體甚至說“小冰河期來臨”。近來能源界的消息也顯示,未來世界能源前景可能也要變冷,說嚴重點,小冰河期就要來了。
現在國際能源署都認為,在世界范圍內石油的產量已經越過峰值期。要抑制石油價格大幅攀升。天然氣產量的上升能否接得住石油的產量下降,填補未來出現的供應缺口,對未來的能源布局和經濟發展都至關重要。
因為天然氣和煤炭不同,普通汽車也可以用,舉個例子,繼2月底北京液化天然氣公交車上路行駛后,北京今年就將推出天然氣出租車,同時加快天然氣加氣站的規模布局推廣天然氣汽車。
天然氣增長的關鍵的因素在于”頁巖氣“這種非常規天然氣,中國的非常規天然氣資源量是常規天然氣的5倍多,特別是頁巖氣的資源量初步估算在30萬億立方米左右。
非常規天然氣資源開采方面所取得最大突破在美國,美國頁巖氣產量從2000年的122億立方米飆升至2010年的1378億立方米,使美國一躍成為世界天然氣第一大資源國和生產國,據世界能源展望報告預測,由于頁巖油氣資源開采技術的革新,美國到2030年有望基本實現能源自給。從進口國變為準出口國。美國由于頁巖氣產量的增長,正在減少來自加拿大和中東、非洲地區天然氣進口,未來美國甚至會出口天然氣,正在成為世界能源供應的新板塊。
事實上,自2008年下半年開始,北美地區的天然氣價格就開始持續下降。在美國,好像根本沒人關心價格,開發天然氣的熱情十分高漲。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來自頁巖氣。業界象預測全球變暖一樣,感嘆美國頁巖氣的巨大儲量。
就在今年1月,美國能源信息署還在發布的能源展望報告中樂觀地預測,到2021年,美國的天然氣產量就會超過消費量,成為天然氣凈出口國。連總統奧巴馬也在2012年國情咨文中自信地宣稱:“美國的天然氣儲量足夠使用100年。”
然而就像電影中的戲劇場面一樣,歡呼聲中必定傳來悲觀的消息。近一段時間以來,業界開始質疑,美國是否應該對頁巖氣如此充滿自信。
美國能源信息署在最新報告中承認,調查一個國家的天然氣儲量是有難度的,因此,對真正儲量規模的判斷仍存在不確定性。問題的關鍵在于預測數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美國能源信息署在公布的最新數據中,認為美國頁巖氣儲量約為482萬億立方英尺,比2011年的預測數據下調了40%。馬塞勒斯這個地名在美國能源界被視為新的寶藏,按照此前樂觀的估計,以美國目前的消費量計算,僅馬塞勒斯的儲量就能夠保證整個美國17年的天然氣需求。
但最新報告調整了對馬塞勒斯地區頁巖氣儲量的估測,從此前的410萬億立方英尺下調到141萬億立方英尺,下調幅度高達66%。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態度則更不樂觀,該調查局估測稱,馬塞勒斯地區其實大約只有84萬億立方英尺的天然氣儲量。
有業內人士分析,此前樂觀的預估將一些開發價值不大、甚至可能是不具開發價值的儲量也計算在內,即便如此,美國所有的天然氣儲量也只可以供應內需23年左右。一旦消費量增長,連這個數字就很難維持。
美國被視為未來天然氣大國,現在都接連“跑氣”,未來世界天然氣形勢是不容樂觀了。如果天然氣接不了石油的棒,目前為止,還看不到可以大規模替代油氣的新能源。世界未來的能源供應進入緊張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