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19~22日于青島召開的2012中國橡膠年會上,我國綠色輪胎產業化戰略正式啟動。該戰略明確了輪胎行業結構調整、技術升級的方向。
據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范仁德介紹,輪胎行業已達成共識,將從產品、原材料、工藝技術標準制定等方面全面推進綠色輪胎產業化發展,爭取“十二五”末實現綠色輪胎的產業化,達到50%的企業可以生產綠色輪胎、25%的企業綠色輪胎產量超過普通子午胎的目標。
范仁德表示,綠色輪胎是全球輪胎行業發展的戰略方向。日本和韓國已于2010年開始施行自愿分級標準,歐盟和美國的強制性標簽法規2012年將全面施行。而在國內,綠色輪胎定義模糊、標準缺失、檢測手段不足,成為輪胎產業升級和產品結構調整的制約因素。
為此,中橡協呼吁借鑒歐盟企業、政府、協會三位一體化的模式,制定國家標準,對達標企業給予一定的補貼,分階段推進綠色輪胎的產業化,并以此促進輪胎行業實現技術升級,抑制投資沖動,提升產業集中度,增強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提升中國產品的國際形象。
據中橡協副秘書長、經濟技術委員會主任趙文權介紹,工業和信息化部已就綠色輪胎問題與歐盟有關方面召開了圓桌會議,并原則同意對綠色輪胎軟課題進行立項。由中橡協牽頭的綠色輪胎產品自律標準制定工作也已著手啟動。該標準將主要參考歐盟標簽法、REACH等國際標準及法規,對滾動阻力、濕滑性能和噪聲等指標進行限定,同時根據中國實際情況,擬將能耗、污染物排放、翻新和退賠等指標一并列入。自律標準出臺后,將逐漸申請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
三角集團、雙錢集團、風神輪胎、杭州中策橡膠等企業表示,全球經濟不景氣時期,正是轉型升級的最佳時期,但行業準入僅靠限制規模是遠遠不夠的,應盡快明確并細化高性能產品鼓勵方向。雖然綠色輪胎的產業化難度較大,在原材料和工藝等方面都必須革新,但要實現輪胎產品升級、提高國際市場份額,出臺綠色輪胎標準、完善相關檢測手段宜早不宜遲。
據記者了解,綠色輪胎的整體要求有三:一是原材料綠色化,即原材料無毒無害、符合歐盟REACH標準;二是生產過程綠色化,實現低能耗、低噪音、低粉塵、低煙氣生產;三是產品綠色化,滿足節油、安全、高耐磨、可翻新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