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I結束連續17周下跌,沿海動力煤價格有望進入合理區間
■旺季不旺主要由于用煤企業采取反季節儲煤,擴展進口渠道
■未來煤炭消費將整體呈現前低后高態勢,電煤需求有望回升
“今年元旦到春節前我們的煤炭坑口價在低位徘徊,5400大卡動力煤的坑口價約為380元/噸。直到3月初,價格才出現回升,達到410元/噸。”3月27日,內蒙古遠興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銷售人員王廷告訴記者,這一輪持續時間較長的煤價低位徘徊是從去年11月開始的。
王廷的感受在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BSPI)上得到了驗證。自去年11月開始,BSPI持續下跌17周,累計降幅達到81元/噸。直到3月14日公布新的BSPI,許多業內人士特別是煤炭經銷商才舒了口氣。當期環渤海地區5500大卡市場動力煤平倉價綜合報收773元/噸,比3月7日公布的價格上漲了1元/噸。
3月21日、28日相繼公布的BSPI進一步坐實了這一上升趨勢。而且,這一上升趨勢可能一直延續到4月。3月23日,在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舉辦的2012年春季動力煤市場研討會上,國內煤炭市場專家李學剛說:“4月大秦線的例行檢修或將引領沿海動力煤市場走出低谷,但價格不會漲得太高。目前,隨著大秦線檢修時間的臨近,港口的船正在增加,沿海動力煤價格正進入一個合理的區間。”
價格倒掛
稍加留意不難發現,在這一輪持續17周的下跌中,平倉價累計降幅達到81元/噸,但內蒙古煤礦的坑口價下跌大概為30元/噸。
沿海煤炭市場專家王云分析說:“在鐵路運價不變的情況下,平倉價和坑口價的跌幅差達到50元/噸,這個差其實就是煤炭經銷商被壓縮的利潤空間。這直接致使一部分煤炭經銷商暫時離場。”還有一部分煤炭經銷商轉變了采購方式,開始根據市場行情變化直接在港口采購煤炭。
這種轉變最直接的原因是去年11月30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限價令”。此令一出,到2012年1月1日,之前850元/噸的煤炭價格降至800元/噸以下。平倉價被大幅壓減,然而坑口價卻不受此令影響,從而導致了比較大的跌幅差。
以往,煤炭經銷商在煤炭從發運到港口的過程中會加價。據了解,在2011年行情比較好的時候,1噸煤能被煤炭經銷商加50元。而現在由于平倉價跌得厲害,如果煤炭從發運到港口加上沿途各種物流費用(物流費用占到煤炭價格的一半以上),價格就完全沒有加價的空間了,有時候甚至比平倉價還要高。不離場就只能改變采購方式。但是,有煤炭經銷商坦言,交易量明顯減少了。
旺季不旺
去年11月到今年2月,正是北方地區的采暖期,南方地區也處于用電高峰期,煤炭市場正值旺季,但是BSPI出現了發布指數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下跌,待春暖花開之際才緩慢回升。旺季不旺的現象為什么會出現?
用煤企業采煤積極性不高是原因之一。秦皇島港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業務部部長范廣志說,煤炭和電力企業在秦皇島港都有專用基地,相互之間有場地交貨。在需求旺的時候,電力企業總是階段性提醒港口業務部門,一定要把場地交貨兌現到位,但是前段時間換成煤炭企業經常來找,大企業都希望無論如何把貨卸進去。
神華銷售集團戰略規劃部副經理冉哲從儲煤習慣上找原因,他說:“自2004年3月開始,煤炭市場就逐步出現緊張態勢,一直到2011年,中間多次出現波動。但是,這種波動反而培養了用煤企業的反季節儲煤習慣,電力企業往往比較早就下手儲煤,導致出現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局面。”
李學剛更關注動力煤進口對沿海動力煤市場的影響。在他看來,近年來動力煤進口的增速不容小視。2008年,進口煤占我國沿海消費地區比率為16.8%,但是2011年這一比率增長到21.7%。“進口煤的增加影響著環渤海動力煤價格走勢。如今,進口煤總量相當于一個秦皇島港對國內的供應量,資源渠道的擴展使得煤炭消費企業或貿易企業有了更多的方式進行淡旺季的更換,使得沿海動力煤市場淡季不淡、旺季不旺。”
一位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隨著煤炭市場化程度的提高,以往煤炭市場淡旺季的規律可能不再延續,煤炭供求關系正呈現多樣化趨勢。
未來走勢
近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對2012年全社會用電量需求作出“前低后高、供需總體偏緊”的判斷,預計2012年全年用電量5.14萬億千瓦時,較2011年用電量下降了3.2%。
浙能富興燃料有限公司秦皇島分公司經理溫波分析這些數據后認為,2012年國內用電需求將呈現第一季度低開、第二第三季度平穩、第四季度有可能回升的態勢。而作為經濟發展晴雨表的煤炭消費,很可能伴隨經濟走勢總體呈現前低后高的狀態,電煤需求有望回升。
基于往年全國電力增幅和GDP增幅大體相當的判斷,冉哲認同今年電力需求呈緩慢增長態勢的判斷,但不認為煤價往上走的空間較大。他說:“如果市場不出現其他利好,未來兩三個月內市場動蕩起伏仍然會延續,用煤企業的積極性難以調動起來,煤價往上走的壓力還是比較大的。”
然而,事實上,沿海地區煤炭消費價格正在提高。李學剛說,這從海運費上可以看出,現在各種船型的海運費都在上漲,而且上漲速度很快。這說明沿海地區煤炭消費企業采購煤炭的積極性正在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