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份,由于美國、歐盟、日本聯手向世界貿易組織(WTO)起訴中國稀土出口政策,中國稀土行業協會 '千呼萬喚始出來'。
4月8日,工信部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國稀土行業協會,協會為國家一級行業協會,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干勇擔任首任會長。干勇對本報記者表示,協會成立后,將'按照國際管理和世貿組織規則,妥善應對國際貿易摩擦和糾紛'。
工信部副部長蘇波表示,'我們過去對國際稀土產業的貢獻太大了,所以遭到今天的指責,中國只占世界稀土儲量的1/3,如果我們也最多只供應世界稀土1/3的需求,就不會有今天的問題。'
'WTO訴訟更堅定了繼續整頓稀土行業的決心。'蘇波表示,將重點推進成立國家級大企業集團。大企業主導稀土產業發展的格局正在形成,'中國鋁業公司、中國五礦集團、中國有色集團、包鋼稀土、贛州稀土集團等行業內領頭企業,主動發揮優勢,先行并購重組小企業。'稀土行業協會負責研究制定加快組建大型稀土企業集團具體方案。
稀土協會認為,敗訴的可能性較大。稀土行業協會負責人表示,'就算敗訴,我們也已經做好準備。'
勝訴希望不大
日本是中國稀土的最大進口國,也是首次將貿易紛爭拉入WTO框架內解決。2011年,日本與中方談判時表示,并不愿將中國告至WTO,而希望中國保證以一定價格繼續向日本供應稀土。但日本被歐美成功說服起訴中國。
美日歐堅持認為,中國以保護環境為借口操控稀土價格。對此,工信部蘇波表示,國外指責中國通過長期低價銷售的手段,逐步壟斷全球市場,然后借助壟斷地位抬高稀土價格,'這種邏輯我們無法理解,這么多年他們(美國)為什么不去告我們進行稀土傾銷呢?'針對美日歐指責我國通過操控稀土價格獲取暴利,蘇波反駁,'稀土行業,每年只有幾百億的產值。'
數位稀土企業代表和專家表示,由于缺乏應訴經驗,對WTO的游戲規則不如美日歐那樣熟悉,中國勝訴的可能性很小。中國加入WTO后,被起訴近30次,全部敗訴。稀土協會干勇呼吁各成員企業抱團合作,以各種靈活方式應訴。
中國有色、五礦有望出線
蘇波表示,國外訴訟更堅定了整治稀土行業的決心,將嚴格執行指令性計劃,加快組建大型稀土企業集團。
2011年,國務院專門發文整頓稀土行業,其中明確提出南方離子型稀土行業前三位企業集團的產業集中度要達到80%,各央企隨后在南方稀土業展開爭奪。
目前,南方稀土大集團格局已現雛形。中國鋁業公司、中國五礦集團、中國有色集團、贛州稀土集團為實力暫時最靠前,廣晟有色、廈門鎢業等也被視為'候補'。
雖然大集團格局基本形成,但前三甲名單尚未確定。中國有色集團總經理羅濤表示,南方稀土前三甲中,'我們肯定占一家'。贛州稀土協會一位人士說,五礦在南方稀土的根基最深,應該不會缺席前三甲。
不過,干勇坦言,組建國家級大企業集團上,是采取產業鏈方式集中資源,還是集中至單家企業,政府和協會尚未形成具體思路。
五礦集團的一位相關負責人表示,建議采取產業鏈整合的方式,比如,五礦和贛州稀土集團共同組建大集團,贛州稀土集團提供原材料,五礦負責分離冶煉,二者各持部分股份,形成一個利益整體。
多位參會代表表示,隨著行業整合推進,央企之間、地方政府之間、央企與地方政府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尖銳。
擬改革指令性計劃
不少代表企業抱怨指令性生產計劃不合理。
中鋁江蘇稀土的一位負責人叫苦,公司客戶對中重稀土產品的需求多于輕稀土,而國家發配給公司的輕稀土生產指標卻高于中重稀土指標。干勇坦承,很多企業反映指令性生產計劃跟不上市場需求,每年需求遠高于指令性生產計劃規定的總量,這直接刺激了非法開采稀土。
'正是由于合法開采無法繼續,而市場需求又存在缺口,沒有指令性計劃指標的企業非法開采泛濫,稀土冶煉方法隱蔽性和分散性很強,使得私采很泛濫,無法制止。' 廣晟有色股份董事長葉列理表示。
干勇透露,協會將推動改革指令性生產計劃,使之更貼近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