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轉暖,當前液化石油氣(LPG,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價格開始走低。因為裂解LPG或更具有經濟可行性,亞洲地區石腦油裂解裝置運營商將越來越多地考慮以LPG代替石腦油作為裂解原料。
業內人士稱,在丙烷或丁烷的噸價為石腦油價格90%的情況下,亞洲裂解裝置運營商通常選擇LPG作為裂解原料。在韓國、日本和中國臺灣,裂解裝置運營商的裂解原料中5%~15%為LPG,東南亞裂解裝置運營商的裂解原料中LPG所占比重高達20%。當前至少有3家亞洲裂解運營商正考慮以LPG代替石腦油原料。貿易商對此解釋道,每年夏季作為取暖用途的LPG需求都將下降,從而導致其價格走低。
用LPG代替石腦油作為裂解原料往往使裂解裝置的芳烴收率下降而烯烴收率增加。平均而言,裂解裝置的芳烴收率將下降5%~10%,具體下降幅度取決于LPG和石腦油的混和比例。據稱,裂解裝置運營商一般使用LPG/輕石腦油、LPG/全餾程石腦油、LPG/公開規格石腦油及LPG/重石腦油混和物作為原料進行裂解。其中,使用LPG/輕石腦油作為裂解原料將導致裂解裝置的芳烴收率顯著下降,而使用LPG/重石腦油作為裂解原料對芳烴收率幾乎沒有影響。
4月份丙烷的合同價格現已確定為990美元(噸價,下同,FOB,沙特拉斯坦努拉),比3月份的合同價格大幅下挫240美元;丁烷合同價格確定為995美元(FOB,拉斯坦努拉),比3月份價格下挫185美元。4月5日亞洲市場的石腦油價格為1067.5美元(CFR,日本),這意味著LPG的價格已經臨近亞洲裂解裝置運營商的原料切換點。
市場人士表示,展望5月和6月,亞洲石腦油價格或逐步上漲。因為來自西方的遠洋船貨將極度缺乏。截至目前,計劃中只有11萬噸遠洋石腦油船貨將于5月到達亞洲市場,遠遠不及3月和4月的抵達量,這兩個月有近100萬噸遠洋石腦油船貨將到達亞洲市場。
根據目前原料供應形勢,未來幾個月可能將有多家亞洲乙烯運營商考慮調整裂解原料。在中國,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的20萬噸/年裂解裝置原料可以在石腦油和LPG之間切換。在中國臺灣,臺塑石化位于麥寮的裂解裝置可以使用石腦油或LPG作為原料。該公司在當地運營著3套裂解裝置,其中3號裝置的設計產能為120萬噸/年,2號裝置的產能為103萬噸/年,1號裝置的產能為70萬噸/年。在日本,昭和電工公司在大分的69萬噸/年裂解裝置和住友化學在千葉的41.5萬噸/年裂解裝置可以使用石腦油或LPG作為原料。在韓國,湖南石化和三星道達爾的裂解裝置也可以使用石腦油或液化石油氣原料切換。在馬來西亞,泰坦(Titan)化學公司的裂解裝置可以在石腦油和LPG之間切換,該公司在馬來西亞的巴西古丹運營著28.5萬噸/年的1號裂解裝置和43.5萬噸/年的2號裂解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