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化設計”的案頭工作到動火作業的現場管理,再到抗洪搶險的臨時指揮,西昕走出機關,來到西部管道,深入基層鍛煉,從管理方法、理念和思路上收獲新認識。
2010年7月,西昕來到西部管道獨山子輸油氣分公司掛職鍛煉。這段時間他調研了解各站場的現狀和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并參與精河和了墩兩座壓氣站的動火連頭與獨石化支線投產的全過程。
“我和站內的運行人員同生產同生活,很快融入其中。我發現,站場的設計與最終的實際運行操作會有一些出入。因此,強調‘三化’設計非常重要。”西昕告訴記者,通過不斷分析總結,他推動專業公司對閥室引壓管的設計和安裝進行規范,還為獨山子分公司制定更為優化的動火作業規程。
2010年年底,西昕來到西部管道一工程項目部繼續實踐鍛煉,分管項目前期、設計管理和外部協調。他一方面組織分管項目的審查會和協調會,處理工程設計中遇到的各種難題;另一方面在工程設計中大力推進和采用三化標準進行設計審查和標準確定。“既要耐心地協調和解決每天面對的各種實際問題,處理好每個細節,又要用一套好機制和好流程從宏觀上提升整體管理質量。”西昕綜合運用機關和基層管理方法,在優化設備選型、節省采購周期及優化站場設置方面做了有益改進。
2011年3月,西昕來到西部管道塔里木輸油氣分公司工作。他第一次接觸到管道保護和維搶修等業務。“一開始,我感到壓力很大,而工作本身又責任重大。”西昕坦言,他曾經迷茫和忐忑過。但他很快放下包袱,在短時間內找到各種管道保護的相關法律及管理規定,系統學習管道完整性相關內容,深入閱讀近20萬字的各種資料。
“沒有現場的感性認識,僅靠單純的理論學習是不夠的。”西昕做完案頭準備后,又馬上赴管道沿線調研,歷時4天對塔輸所轄管道進行完整踏勘。
有了這次積累,西昕成功組織應對了一次洪水險情,進一步提高維搶修隊伍的綜合能力。
2011年9月,西昕又來到西部管道二工程項目部工作,分管設計管理和外部協調。他收集整理了西二線建設運行中的各類問題,對今后管道建設提出了設計建議書,并被設計單位全部采納。
“實踐鍛煉不是鍍金,不是享受,是學習,是鍛煉。”回顧這次實踐鍛煉的經歷,西昕說:“這次鍛煉讓我不論在工作經歷和作風上,還是在業務和管理能力上,都獲得長足進步,為今后工作打下堅實基礎。”(本欄目稿件分別由曾旺、魏泓飛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