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土資源部即將展開第二輪頁巖氣探礦權招標的消息,再次引發A股市場對頁巖氣這種過渡性新能源的遐想。但受制于技術的匱乏和地理條件的限制,現在談論國內頁巖氣的實質性利用為時尚早。
據相關媒體報道,頁巖氣探礦權第二輪招標可能于今年下半年啟動,國土資源部初步確定20個區塊面向市場招標,招標企業暫定為17家。
頁巖氣的作用是立竿見影的。美國通過對其自身的頁巖氣開發已經使北美的天然氣價格下降到僅為亞洲地區的30%左右。顯然,對于缺乏石油資源的中國來說,頁巖氣的開發可以在相當程度上滿足快速增長的能源需求。
但是,在中國開采頁巖氣還面臨很多現實的困難。首先,我國頁巖沉積時代較早、埋深大多在3000米以上,氣藏結構相對復雜,勘探開發的難度較大。而開發頁巖氣較為成功的美國,主要氣田的深度較淺,其中美國規模最大的馬塞勒斯頁巖氣田,其埋藏深度大約是700至3000米。由此可見,我國頁巖氣的開采條件較頁巖氣利用的先進國家有明顯差別。
其次,我國初步勘探出的頁巖氣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區的四川盆地、鄂爾多斯(600295,股吧)盆地等處。頁巖氣開發所必需的壓裂技術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資源,這種消耗往往以萬噸計。而且我國頁巖氣埋深在3000米以上,遠比1500米以內的蓄水層深,這將導致用于壓裂巖層的水將被頁巖吸收難以循環利用。另外,由于需要穿透蓄水層,鉆井所用的化學添加劑也可能對我國中西部地區的地下水源構成威脅。
鑒于這些環境保護方面的擔憂,許多歐洲國家已經立法禁止在本國使用水力壓裂技術,而如果沒有這項技術,頁巖氣的開采無異于是紙上談兵。
再次是技術問題,目前我國并沒有企業掌握開采頁巖氣所必需的水力壓裂核心技術。雖然有部分企業號稱進入了美國頁巖氣開采供應鏈,但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往往僅涉及其中某一個環節,缺乏成套技術和設備的設計和制造能力。
同時,我國常規油氣鉆探出現干井或不具經濟開發價值的油氣井比較多,早期油氣鉆探的失敗率甚至可能高達40%。因此,埋藏更深的頁巖氣勘探開發對于我國此前積累下來的油氣開采經驗恐怕也構成極大挑戰。
最后是體制問題。參考我國煤層氣開發的歷史,嚴格的準入制度使得只有大型能源企業才能進入煤層氣開發領域,但這些企業主業往往都有較好的利潤水平,反而不愿意積極投資開發煤層氣。這就導致了有積極性的企業開發不了、有開發權的企業沒有積極性的后果。
頁巖氣的開采難度和投資額比煤層氣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果采取與煤層氣采取相似的政策,很可能重蹈煤層氣的覆轍。2010年首次頁巖氣探礦權公開招標的中標單位是中石化和河南省煤層氣開發利用有限公司,而即將開始的第二輪招標則要求競標企業注冊資金不少于3億元,賬面資金不少于10億元。
當然,能源永遠不會僅僅是經濟議題,出于地緣政治、能源安全等方面的考慮,雖然有著種種困難,頁巖氣仍有可能成為我國未來資源戰略的主要選擇。但是,這一切距離實現還有很遠的路要走,投資者對于頁巖氣概念股的炒作也需要謹慎對待。
鏈接
頁巖氣介紹
實際上,頁巖氣就是天然氣,但與常規天然氣不同,頁巖氣主要存在于致密的、幾乎沒有縫隙的頁巖層中,需要通過人工壓裂技術制造裂縫,通過這些裂縫才能實現開采。其技術難度和相應的成本遠遠高于常規天然氣開采,但隨著世界能源價格的不斷攀升,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企業開始重視頁巖氣的開采。
目前全球最主要的頁巖氣開采市場在北美,2011年,美國頁巖氣產量約1800億立方米,加拿大大約是40億立方米。根據預測,全世界探明的頁巖氣儲量大約是187萬億立方米,其中中國約擁有可采資源潛力30萬億立方米,至少不少于美國的探明儲量,我國的計劃是到2020年頁巖氣產量達到1000億立方米。
頁巖氣探礦權首次公開招標是在2010年6月,而在2011年底,國務院正式批準頁巖氣成為我國第172個礦種。因此,頁巖氣第二輪探礦權招標中,頁巖氣是首次作為新礦種對待,引發各方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