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國家針對伊朗核計劃實施的制裁已造成歐洲甲醇市場貨緊價揚,1月23日至今,歐洲甲醇現貨價格平均上漲了11%。最近伊朗甲醇進入亞洲市場也受到了資金支付、航運不暢等多方阻力。分析人士指出,短期內全球甲醇市場供應將趨緊,價格上揚。
1月23日歐盟宣布擴大對伊朗制裁范圍,包括石油和石化產品進口以及相關設備和技術出口。雖然制裁要求1月23日之前的石化品供應合同可以延續到5月1日,實際上伊朗甲醇已經完全退出歐洲市場。每年有約50萬噸伊朗甲醇銷售到歐洲市場,伊朗甲醇年產量約為400萬噸,歐洲甲醇年需求量約為700萬噸。
起初許多市場人士認為,由于甲醇產品已在全球市場流動,并且大部分伊朗甲醇產品已被銷往亞洲,市場上的貿易流只要進行簡單調整就可以解決歐洲甲醇市場供應不足。然而,過去幾周不斷有報告稱從伊朗向中國、印度和東南亞出口甲醇時也遇到阻力。最初問題主要集中在買家表現出對非伊朗產品的偏好,還有來自歐洲和美國公司自發組成的貿易同盟的阻力,以及支付遇到問題。而最近困難已經延伸到航運市場,因為船東和保險機構越來越不愿涉及與伊朗制裁有關的產品。一家貿易商分析,中國甲醇年進口量約600萬噸,如果伊朗甲醇無法正常進入亞洲市場,必然導致全球甲醇市場異常緊張。
此外,未來幾個月還有一系列甲醇裝置將進行計劃檢修,市場供應緊張程度加劇。不過本季度可能有兩家長期停產的甲醇工廠將復產,分別是埃及OCI集團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博蒙特的7.5萬噸/年裝置,該裝置自2004年以來一直關閉;另一家是利比亞石油公司的兩套33萬噸/年裝置,該廠自2011年2月一直處于關閉狀態。但這些裝置恢復生產還存在不確定性,而且產量也很難彌補因制裁導致市場的缺口。
市場人士認為影響只是暫時的。一家歐洲生產商稱,短期內甲醇價格將上漲,首先在中國,然后波及全球,因為生產成本相對較高的中國甲醇進入市場后供需將重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