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93號汽油'顏色門'的曝光和'內地汽油硫含量比香港的高35到50倍'這一消息引起的廣泛關注,汽油質量成了最近關注度持續走高的熱點,'你用的油怎樣'幾乎代替'吃了嗎'成為人們見面的開場白。事實上,目前我國在清潔油品的生產技術水平及標準制定上均已與國際接軌,但全國整體油品實際質量卻與國際標準有相當差距,各地網友自發進行的汽油采樣檢測結果亦不如人意。到底什么時候才能人人用上好汽油?
技術、標準已與國際接軌
燕山石化介紹道:'2004年我們率先生產出符合歐Ⅱ排放標準油品,2005年生產出符合歐Ⅲ排放標準油品,2007年6月22日,燕山石化1000萬噸/年煉油系統改造工程一次開車成功,順利產出符合歐Ⅳ排放標準的汽柴油,如今已達到歐V標準油品生產水平。'中石化新聞發言人黃文生說,中石化用了10年時間使得成品油的質量從國I,就是從有鉛到無鉛,到了現在北京馬上要推行的國V,'我們在技術裝備上都具備了一定的條件'。目前,國內國V的技術已經完全成熟。
國五標準頒布于2011年,對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等機動車排放物的限制更為嚴苛。從國Ⅳ到國Ⅴ,汽油的環保指標進一步加嚴,油品質量也進一步提高,其中規定汽油中硫含量從50ppm降到10ppm,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研究結果表明,如果全部在用汽油車全部替換國五標準汽油的話,至少可以實現10%以上的氮氧化物減排,也會同步削減PM2.5排放量。
全國油品質量參差不齊
雖然技術與標準與國際接上了軌,但要做到'全部在用汽油車全部替換國五標準汽油'這個目標仍是個'理想'。目前,我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南京等五個城市的汽油和柴油均執行國四標準,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城市無一例外召開過或者即將召開一些大型的運動會和展會。除了上述五地的汽油,國內其他城市執行國三標準,硫含量不得大于150ppm。
但據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長嶺分公司經理李華介紹,現在少數國家,如歐洲實行的是最高標準,硫含量為10ppm,而我國普遍的硫含量為350ppm。這個水平遠低國三標準。事實上,除了少數幾個城市,我國許多城市所供油品仍處于'解放前'水平。
在我國,油品升級一直落后于汽車升級。過去十年中,在實施國一、國二、國三標準時,汽油標準也分別比汽車標準滯后了兩年、一年半和一年零八個月。我國的輕型汽油車排放的國Ⅳ標準,已經于2011年7月1日開始實施,但相應的汽油標準實施時間卻是2014年1月1日;柴油車排放的國Ⅲ標準原定于從2011年7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強制實施,但到目前為止,除北京、上海等地的加油站,其他大部分地區仍然在供應的是含硫量高達2000ppm的普通柴油,符合國Ⅳ標準柴油的全面供應時間更是一步步推遲。
全國用國V要8到10年
為完成'十二五'機動車氮氧化物減排目標,改善城市空氣質量,全國那些連國三都沒喝上的城市陸續開始'趕路'了。4月1日起,南京中石油、中石化旗下所有加油站開始供應國IV標準汽油,舊標準汽油退出市場,成為繼上海、北京、廣州、深圳之后推行國Ⅳ汽油的第五個城市;4月20日起,山西省則開始全面供應國三標準的車用汽油,計劃12月1日起,全面供應國三標準的車用柴油,2013年5月1日起全面供應國Ⅳ標準的車用汽油和柴油;3月31日起,河北省全面供應國三標準的車用汽油,計劃12月31日起,全面供應國三標準的車用柴油,2013年12月31日起,全省才全面供應國Ⅳ標準的車用汽油和車用柴油……
雖然生產國V標準油品技術上沒有難度,但目前,即使中石油、中石化也不是所有的廠子,都能達到最先進的汽油的生產水平。對于煉油企業而言,油品質量升級需要增加煉廠的基建投資和生產成本,不僅是生產設備需要升級優化,加油站存儲、運輸方式都要隨之改變,實現這些需要大量的資金。工信部曾專門就油品提標改造一事開會,中國石油和化工協會提出,要滿足新的油品標準,需要國家投資500億元。因此,生產好油品,目前最大的問題還是成本問題。
油品質量提升,生產成本上漲,必然直接影響油價。在目前的油品市場,油價已是根緊繃的弦,任何變動都會引起極大反應。而油品每提高一個標準,售價大約每升就要增加一毛五到兩毛,這部分價格如何分擔也油品質量提升過程中不可逃避的問題。
在油品提質的過程中,除技術本身不是難題外,成本投入、價格控制、實施監管都是難題,這個過程必然十分漫長。南京市環保局相關人士預計,我國要進一步改進汽油清潔度,達到含硫量10ppm,也就是國V標準,大約還需要8-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