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濟寧化學工業開發區管委會主任王允東
濟寧市化學工業開發區位于濟寧市南20公里,規劃面積23平方公里,于2009年5月由山東省政府批準成立,是濟寧市發展高端化工產業的綜合型龍頭園區。園區的建設將極大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
日前,記者專程采訪了濟寧化學工業開發區管委會主任王允東。他向記者介紹了工業園區的規劃建設狀況以及貫穿于其中的責任與關懷。
據王允東介紹,工業園區的建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
區位優勢。園區地處華東與華北兩大經濟區的結合部,以濟寧為中心的500公里范圍內包括了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武漢、西安等大城市,覆蓋了京津環渤海經濟圈、山東半島經濟圈、長三角經濟區、中原經濟區等中國經濟最為活躍的區域,發展腹地開闊,市場潛力巨大。
交通優勢。鐵路運輸、高速公路、內河航道、航空運輸、港口,“水陸空”運輸暢通便捷,四通八達。園區緊靠105國道,機場高速、環省高速和濟徐高速環繞園區,驅車15分鐘可至機場,園區內北大溜河航道直通運河,鐵路支線項目已列入濟寧市規劃,在建碼頭總投資4億元,交通優勢極為明顯。
資源優勢。煤炭資源、水資源、電力資源豐富,為園區發展提供了充分的資源優勢。以園區為中心,半徑40公里以內,有12處大型煤礦,年產煤炭2600萬噸,可以保障用煤企業生產所需;地勢平坦,地表水和地下水異常豐富,園區所跨的北大溜河以及北距園區4公里的蔡河,均屬引湖河道,每小時可供水量14.4萬方,完全可以滿足工業園區用水,并且輸送十分方便,國家南水北調工程實施后,湖河水位有一定的提高,更加大了引水流量;全市發電裝機容量938萬千瓦,占全省的六分之一,同時,園區建有一座220kV變電站,兩座110kV變電站,可滿足項目生產用電。
王允東介紹,在初期的規劃建設中,園區規劃得到了相關專家的充分論證和相關部門的批復。目前,在園區的基礎建設上,已投入6.7億元,水電暖等基礎設施部分已經投入使用。在建項目11個,總投資86億元,已投入36億元。在談招商引資項目27個,預計總投資450億元,最大項目投資達150億元。
王允東表示,依托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園區堅持高起點定位、高標準規劃、高質量建設、高速度發展、高效能管理的原則,通過“一次規劃、分步實施、配套建設、跨越發展”,園區建設最終將后成為國內一流、千億元產業、高端化工、循環經濟示范區。
據了解,濟寧工業園區堅持以資源開發、能源轉化及綜合利用為目標,積極培育在國內外有競爭力的龍頭化工企業和企業集團,依托集成優勢,逐步形成以煤基多聯產為主體的化工產業新區、高科技產業集聚區和現代化創新型綠色生態示范區。
王允東介紹,目前園區內產業集群涵蓋煤化工、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生物醫藥四大板塊,其建設以世界上最成功的大型化工園區“五位一體化”理念建設,從而使企業相互關聯,達到產業鏈上的最優化組合,從而實現循環經濟的發展。
為給投資者提供最佳投資環境,園區建設初期便遵循產品項目一體化、公用輔助一體化、物流傳輸一體化、環境保護一體化、管理服務一體化的“五位一體化”的理念,對園區內煤化工項目、公用輔助、物流傳輸、環境保護和管理服務實行最科學合理的整合。
王允東表示,“五位一體化”建設理念使園區內企業相互關聯,比如在產品項目一體化中,龍頭企業和下游企業通過裝置相連,管道相通,從而實現上游企業的產品就是下游企業的原料這一目的,既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又有利于保障生產上的環保與安全。
據了解,為更加凸顯園區的新型綠色生態,濟寧工業園區已投入1.5億元積極打造500畝的人工濕地,成為踐行責任與關懷的又一突出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