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為吳世軍在去見客戶的路上。 |
5月27日,星期日。下午4時多,一晃又20多天沒回家的吳世軍準備打點行裝回家看看。可他剛一轉身,手機就響了,一位客戶要求今晚送油……他回家的計劃再次泡湯。
吳世軍是河南銷售洛陽分公司營銷部客戶經理。2010年、2011年,他的個人直銷量連續兩年位居河南銷售公司第一,被評為優秀客戶經理和年度服務標兵。截至5月底,吳世軍今年已銷售成品油1.6萬噸。
2006年,35歲的吳世軍應聘來到洛陽分公司,擔任營銷部客戶經理。當時,他每月的任務指標是500噸,工作區域是洛陽的偃師市和孟津縣。上任伊始,他走親訪友,去礦山,進企業,串農戶,忙個不停。有時,他步行十多公里,只是為了拜訪一位只有一臺農用拖拉機的農戶。沒想到,一個月下來,他只銷售出去200噸油,任務沒有完成,渾身卻像散了架,疲憊得不行。為提高工作效率,他自費買了摩托車。從此,他風里雨里,無論嚴寒酷暑,奔波在道路上。有時,他一天要跑上100多公里。
在實踐中,吳世軍總結出了開拓市場的“三字經”——勤、誠、情。
吳世軍的“勤”,體現在腦勤、腿勤、嘴勤上。他幾乎每天在塵土飛揚、坑洼不平的道路上奔波。他平時話語不多,可見到客戶,卻有說不完的話。今年4月17日,記者與他一起去拜訪一位采石場老板。吳世軍從國際油價講到國內成品油市場走勢,從中國石油品牌、油品質量講到洛陽分公司的服務承諾,從采石場管理到設備更新,站在對方的角度,認真剖析,聽得對方頻頻點頭。這位老板對記者說:“他是我們采石場的高參,也是我心目中的專家。”不久,這家采石場成為洛陽分公司的固定客戶。
吳世軍的“誠”,體現在服務上。自從擔任客戶經理,吳世軍的手機每天24小時開機。一天下來,購油的、聯系罐車的、問油價的,電話響個不停,吳世軍不厭其煩,每次都是和顏悅色地回答。吳世軍家住距洛陽60多公里的偃師市農村。為能給客戶及時送油,他在洛陽油庫附近租房居住。去年9月,吳世軍成功開發了一家特大型電力企業客戶。一次,對方要求3天內將830噸柴油入罐。為確保萬無一失,吳世軍天天在油庫監督,每天都忙到翌日1時多,讓客戶深受感動。洛陽市修筑嵩欒快速通道時,有一家筑路公司需要晝夜施工,一天必須送到一車油。由于白天罐車通行受限,吳世軍多次半夜押車將油送到工地,保證了機械設備的正常運轉。老板對吳世軍說:“老伙計真夠意思!”
吳世軍的“情”體現在做人上。幾年來,吳世軍堅持優質服務,既當聯絡員又當辦事員,深得客戶信任。偃師有個混凝土攪拌企業,月用柴油只有30噸,可送油地點頻繁變換,送油道路常常坑洼不平。吳世軍沒有因為用油量不大就怠慢客戶,只要對方一個電話,油就及時送到。去年秋天,吳世軍在為客戶送發票時,路遇大雨,前方出現山洪,在路上足足等了4個多小時才通行。吳世軍辦完事回到住處時已是半夜。多年來,無論是機構客戶還是流動客戶,甚至是好長時間不買油的客戶,吳世軍都與他們交朋友,打電話聊天、過節看望、患病探視、遇困難幫忙。許多客戶都說,他是個有情有義的人。
現在,吳世軍直銷范圍輻射洛陽偃師、孟津、新安三縣,有大小客戶近百個,其中最大的客戶年用油量2000多噸。洛陽分公司領導這樣評價他:一個人就相當于一座萬噸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