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去年10月到今年2月的高歌猛進后,國際油價在過去三個月大幅下跌20%,本周一布倫特油價一度跌至16個月低點。分析人士認為,歐債危機發酵削弱全球經濟增長和原油需求前景、美元持續走強、供應改善三個因素是推動原油價格下滑的關鍵,在基本面沒有顯著變化的條件下,未來油價仍將承壓。
進入本周,市場關于全球各主要央行將推出寬松政策刺激經濟的預期有所升溫,國際油價小幅反彈,并在4日和5日收獲兩連陽。截至北京時間19時,6日紐約商品交易所7月交割的輕質原油期價上漲1.34%至每桶85.42美元。市場人士稱,如果原油供應風險重現,或者各國政府采取新的經濟刺激措施,油價則可能會繼續反彈。
供需基本面變化
分析人士認為,原油價格大幅下跌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供需基本面發生變化。在全球原油產量增加的同時,經濟復蘇開始放緩,原油消費需求下滑。
供應方面,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國家去年一直在增加原油產出,伊拉克原油生產緩慢恢復,去年沙特阿拉伯將原油日產量增加100萬桶,超過過去三十年的平均水平。
同時,全球需求正在下滑。根據巴克萊資本的報告,近年來全球石油需求的大多數增長來自于四個國家,即沙特阿拉伯、中國、印度和巴西。而后三個國家的經濟增長近期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這意味著消費需求下降。此外由于經濟疲弱以及能源效率提高,美國目前的過剩原油供應量達到1990年以來最高水平。截至5月底美國原油庫存量升至22年來最高水平。
能源情報集團(EnergyIntelligenceGroup)的數據顯示,自2011年末以來全球原油消費量一直在下滑,到今年4月末已經從去年12月末的日均9040萬桶降至日均8850萬桶。而過去一年內由于北美地區一些新油田的開發,以及OPEC提高產量,全球原油產量一直穩步上升。到今年4月底,全球原油供應量已經超過消費量,上次出現這種情況還是在2006年。
花旗集團日前將2013年布倫特原油價格預期下調17.5%至每桶99美元,將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價格預期下調25%至每桶85美元,將2012年布倫特油價預期從125美元下調至115美元,將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價格預期從106美元下調至95美元。花旗集團認為,近期數據顯示美國原油需求暫時穩定,但日均產量增長80萬桶,'美國原油凈進口量可能下滑,將足以推動全球油價在中期出現下跌。'
伊朗和歐洲問題成關鍵變數
數個月前高挺的油價還令全球經濟感到膽寒,但如今情勢急轉直下。不少業內人士預計原油價格年內還將繼續下跌。
荷蘭皇家殼牌石油的首席執行官傅賽5日接受采訪時表示,隨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緩解,加之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導致需求減弱,今年下半年油價將進一步下跌。不過傅賽表示并不擔心原油長期需求前景,他認為石油需求將在2013年緩慢恢復,價格也將隨之上漲,'在2008和2009年也出現過類似的需求下滑,但很快就會恢復。'
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原油和天然氣分析師安德魯·波特認為,過去一個月由于對宏觀經濟的擔心,油價一直承壓,'如果宏觀環境趨于惡化,不排除油價在短期內跌至70美元水平的可能性。'
但也有分析師指出,油價走勢并不明朗,未來可能陷入波動。一方面,大多數OPEC國家需要相對高的油價收入支付國內開支,油價下跌可能迫使其中一些國家削減產量。另一方面,有關伊朗問題的談判仍有破裂可能,歐洲方面也可能給出解決歐債危機較好的方案。
此外,由于美國經濟復蘇速度放緩跡象增多,市場對美聯儲推出更多量化寬松政策的預期增加。一旦推出更多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必然對市場構成利好。管理220億美元資產的史考特投資咨詢公司基金經理簡森表示,如果各國政府采取進一步措施刺激經濟增長,推動全球經濟走向正確方向,大宗商品價格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出現某種程度的反彈。
經濟前景不容樂觀
三個月前,對伊朗原油供應風險的擔憂推動布倫特油價升至每桶128美元的高位。如今,市場對歐元區解體以及全球經濟活動收縮的擔憂已經明顯超過伊朗問題,國際油價在過去三個月大幅下滑。上周五(6月1日),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8個月來首次跌破100美元大關,紐約市場原油期貨價格也跌至83.2美元的8個月低位。
油價下跌最重要的催化劑來自歐洲。巴克萊資本認為,目前市場情緒趨于悲觀,由于對希臘退出歐元區以及歐元區外圍市場風險蔓延的擔憂存在,同時歐元區決策層缺乏有效的應對措施,油價將繼續承壓。
最新數據顯示,5月份歐元區綜合PMI從4月份的46.7降至46.0,連續第四個月低于50的榮枯分水嶺,同時創下三年來最低水平。包括德國在內的歐元區所有主要經濟體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同時,歐元區17個成員國4月份失業率升至11%,創下歐元區成立以來最高記錄。
美國和中國表現疲弱的經濟數據加劇了歐債危機引發的擔憂。美國最新的就業和制造業數據顯示經濟增長有所放緩。美國5月份PMI從4月份的54.8收窄至53.5,當月新增就業崗位僅為6.9萬個,失業率反彈至8.2%。中國方面,5月份制造業PMI創出年內新低,接近50分界線。一些分析師預計今年下半年中國經濟增速可能低于8%,這將限制其原油進口需求。目前美國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兩個原油消費國。
此外美元持續上漲使得以美元計價的原油更加昂貴,進一步損害了原油需求,拖累油價走低。自4月底至今,美元指數上漲5%,歐元兌美元下跌6%。本周四(7日)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將在國會就經濟前景發表證詞,市場期望從其講話中尋求QE3的可能性,這有望為短期內美元走勢定下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