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高度關注和期盼的成品油價格年內第二次下調如期而至。國家發展改革委8日宣布,自9日起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530元和510元。
這是2009年以來國內成品油價格最大幅下調,也是現行成品油定價機制實施以來國內油價首次'兩連跌'。此次下調后,國內汽、柴油價格再度回歸'7'時代。
緣何降價幅度仍低于市場預期
根據此前眾多市場機構的預測,此次成品油價格每噸將下調600元至700元。下調幅度低于市場預測。
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解釋說,一是參考油種不同,近期美國得克薩斯輕質原油(WTI)跌幅較大,但我國成品油參照的油種是一攬子、綜合的;二是原油期貨和現貨價格存在一定差距;三是最近幾天國際油價有些反彈;四是最近人民幣有所貶值。這些造成實際調價幅度低于市場的預期。
這位負責人表示,雖然早在5月下旬國內成品油參照的國際原油價格跌幅已達4%,但按照現行機制,需要在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降幅達到調價邊界條件后才進行下調。這樣的目的是為了熨平波峰波谷,避免國際市場價格頻繁波動的沖擊。漲價和降價的條件是對等的。
國家曾于5月10日下調成品油價格,6月8日是調價后第22個工作日。此次成品油價格下調,是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到點'下調。
中國石油大學能源戰略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震說,現行定價機制實施以來,推動我國成品油價格加快與國際接軌,也適當緩沖了國際油價劇烈震蕩對我國經濟的沖擊。但現行機制在實施過程中,由于調價滯后、周期長、機制不夠透明,也確實令老百姓產生'漲快跌慢'、'漲多跌少'的感覺,而調價預期對市場正常秩序造成干擾等現象也時有出現。
油價下調有何影響
早聽說近期可能會下調油價,私家車主張先生昨天只加了50塊錢油。'這幾年開車的油價成本越來越高。聽說這次油價下調幅度可能比較大,能省一點是一點吧。'
新華社石油價格系統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7日,三地(迪拜、布倫特、辛塔)原油移動平均價格變化率為負8.70%。
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郭海濤說,受到歐債危機持續蔓延加劇,全球經濟形勢仍不樂觀,中東局勢動蕩,美國原油庫存處于歷史高位等因素的打壓下,近期國際油價持續震蕩下滑。短期內歐洲債務危機的陰霾仍會籠罩市場,且目前缺乏大的利好支撐,國際油價將保持震蕩走勢。
作為與人們生活關系日益緊密的產品價格,油價漲跌牽動著老百姓的神經。
此次調價后,汽柴油零售價格回到2011年年初的水平。分析師預計,此次成品油價下調,一方面將拉低6月份CPI漲幅約0.14個百分點,有利控制通脹;另一方面,成品油作為最基本的生產資料,價格下調將降低各產業經濟運行成本,有利經濟增長;正值'三夏'農忙時節,油價下調也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農業生產成本。
油價下調了,此前一些以油價上漲之名漲起來的價格是不是也能下調,成為很多百姓心中的疑問。'比如北京出租車燃油附加費,從一元漲到兩元,再到三元。這次油價都回調到8元以下了,燃油附加費是不是應該也下調呢?總不能油價漲,跟著漲,油價跌,卻不跟著跌吧。'公司職員余明說。
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回應說,在成品油價格下調后,燃油附加費等費用按道理說也應下調。目前燃油附加費的加征和調整,具體由地方政府主管。
油價還有多少下調空間
'兩連跌'后,會不會迎來油價的下降周期?成品油價格會不會出現'三連跌'?
郭海濤說,即使當前的原油價格水平,對各經濟體仍是沉重的負擔。下半年,美國經濟走勢趨好、中國出臺穩增長政策扭轉經濟下滑,或將拉動石油需求,不排除國際原油價格再次走高。
分析師說,當前全球經濟增長形勢嚴峻,各國經濟刺激計劃將陸續出臺。在全球流動性釋放以及敘利亞動蕩局勢推動下,國際油價可能出現新一輪反彈。進入新的計價周期的三地原油變化率有望止跌回升,7月份成品油市場或難現'三連跌'。
不過她預計,目前中國經濟增長下行壓力較大,而且柴油市場即將進入淡季,成品油市場需求不會有根本改觀,短期內仍弱勢盤整,零售市場降價促銷會繼續。
此次調價后,成品油定價新機制何時破題再度引發關注。國家發展改革委此前曾表示,今年要擇機推出成品油價格改革方案,縮短調價周期,改進調價操作方式,提高機制運行的透明度。
王震認為,小步慢走、及時調整,與國際市場變化趨勢同步,和市場預期和群眾感受合拍,是完善后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應具備的特點。
郭海濤建議,完善后的機制可以考慮繼續采取區間內調控的方式,當國際油價漲幅超過一定區間時,政府進行必要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