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11時,已經在中泰化學西山本部生產線工作了23年的職工陳華發現,那座在生產區屹立了數十年的4噸級廢棄老鍋爐,正在搬遷工人的合力下,吊裝起運。
從18日起,每天都有這樣的老設備,在位于西山路78號的中泰化學西山事業部生產區起運拆卸,轟隆的機器聲時刻提醒著陳華和她的1600名工友們:中泰化學西山本部生產線搬遷工作正式開始了。
6月19日,記者電話連線正在內地培訓的中泰化學生產管理部技術副高工李鳳,她證實,6月30日前,中泰化學西山本部生產線將全部停產,并基本完成廠區搬遷工作。
日前,中泰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在網上發布公告稱,其西山生產線將于6月30日整體停產搬遷。
隨即,市環保局通過其官方微博發布,中泰化學西山生產線燒堿蒸發工序已于6月16日停車。
在提交給烏魯木齊市政府的相關報告中,中泰化學申請在搬遷后,一部分將轉為商業用地,用于員工住宅建設。
“搬遷后的土地使用方式,將在政府指導、企業自主的情況下完成。最終結果,只能在董事會公告統一發布后,才會確定。”6月19日,中泰化學相關負責人表示。
西山工業巨頭搬遷
從新疆八一農學院的校辦工廠,到烏魯木齊市民皆知的新疆燒堿廠,再到華麗轉身為國內業界前三甲的上市公司,中泰化學走了54年時間。這54年的變遷,大多是在烏魯木齊市西山路78號完成的。
新疆燒堿廠始建于1958年,初創時是原新疆八一農學院的校辦農藥工廠。1962年命名為新疆燒堿廠,1963年3月建成投產,1995年更名為新疆氯堿廠,2001年完成了股份制改造,設立新疆中泰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經過54年,尤其是近10年來的快速發展,目前中泰化學已經發展成為自治區特大型化工企業:擁有公司本部西山生產區、米東區中泰化學工業園兩個主要生產基地。
隨著企業大跨度發展,隨之而來的環境問題應運而生。最為迫在眉睫的,就是中泰化學西山本部生產線與周邊居民區如何“相安”的問題。
“新開發的住宅小區離生產區廠房及聚氯乙烯裝置較近,中泰化學安全生產經營壓力逐漸增大。”在中泰化學向市政府提交相關簡介中,有這樣一段文字。
搬遷規劃歷時多年
實際上,從1995年起,中泰化學就開始極為慎重地研究企業實施搬遷和與此相關的問題,并把西山生產區的搬遷列入企業發展規劃。
2006年,中泰化學投資900萬元將西山生產線上的液氯裝置搬遷到了米東區中泰化學工業園內。
2010年起,烏魯木齊為從源頭上控制大氣污染,從2010年開始啟動建材、化工等污染企業搬遷工作,分3批到2014年底前將中心城區內現有的47家建材、化工等重污染工業企業全部搬遷或關停。
中泰化學本部西山生產線作為首家搬遷企業,即在此列。
經過兩年多的“陣痛”,5月19日,中泰化學正式發布關于公司本部西山生產區搬遷事項的公告。公告稱“公司本部西山生產區年產17.5萬噸聚氯乙烯樹脂配套14.1萬噸離子膜燒堿生產線將于2012年6月30日整體停產搬遷”。
盤踞在西山54年的工業“巨無霸”——中泰化學西山本部生產線搬遷事宜就此落定。
關停后年節水300萬方
讓烏魯木齊市民高興的是,中泰化學西山本部生產線的關停,將利于烏魯木齊藍天工程的順利實現,還會給市民生產生活用水節約資源。
據了解,隨著烏魯木齊市用水的日趨緊張,目前西山片區平均每天生產生活用水大約在8300方-8500方,中泰化學西山本部生產線關停以后,全年將為烏魯木齊市節省300萬方用水。
中泰化學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由于烏魯木齊市水源地上游水位降低,夏季供水高峰提前到來,西山事業部的搬遷,將有效緩解西山地區居民用水緊張現狀,為自治區和烏魯木齊經濟發展和民生建設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