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中石化海外布局下游石化煉油產業鏈的觸角已從中東的沙特向南美延伸。沙特基礎工業公司(Sabic)最新的公告顯示,中石化已與其達成協議,雙方將與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開始磋商,討論在該國興建一個造價5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34億元)的甲醇項目事宜。
對此,分析師認為,中石化此次合作的目的就是要試水南美甲醇市場。未來,中石化“走出去”會更多關注下游業務領域,而不是只去“拿資源”。
Sabic是全球六大石化公司之一,在聚乙烯、乙二醇、甲醇和化肥制造領域具有全球領先地位。據Sabic稱,該公司已經與中石化達成協議,雙方將與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開始磋商,討論在該國興建一個造價53億美元(約合334億)的甲醇項目事宜。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挑選出這兩家公司是為了就興建這一項目開始協商,這一舉動對雙方都沒有約束力。
據了解,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是世界上最大的氨肥和甲醇出口國,產品主要出口到美洲地區。
中石化有關人士表示,該項目還處于談判初期,還在評估和磋商階段,三方將舉行沒有約束力的項目協商,現在沒有什么具體細節可以披露。
中投顧問化工行業研究員常軼智表示,此次是位于南美的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政府選擇了Sabic和中石化。由于石油和天然氣價格的不斷上升則會提升甲醇的價格,各國都在加快甲醇燃料的推廣工作,甲醇在汽油調和和二甲醚方面的使用量也在不斷增加,甲醇市場前景較好。不過,是否開建項目,項目開建后中石化的盈利占比都是未知數。
常軼智預計,中石化占股比例不會太高,加上目前項目投資周期較長,相對于中石化巨額利潤來說,該項目所產生的收益是微不足道的。
這是中石化與Sabic今年1月達成在沙特延布投建煉油廠,“走出去”開始轉向石油化工下游領域后,又一個正在醞釀的海外重大下游項目。
常軼智認為,沙特是中國最大的原油進口國,中國即將取代美國成為沙特最大的原油出口國,這種密切的經貿關系決定了雙方企業有必要加大合作力度。
“對于中石化來說,從上游走向下游是其必然的選擇。”常軼智說道,中石化需要構建上下游完整產業鏈,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僅僅從事上游的資源勘探開采容易被其他國家指責為攫取他國資源,并成為另一種版本的“資源威脅論”,擴大下游“走出去”能增強了抵御海外風險的能力。
對此,分析師認為,中石化此次合作的目的就是要試水南美甲醇市場。未來,中石化“走出去”會更多關注下游業務領域,而不是只去“拿資源”。
Sabic是全球六大石化公司之一,在聚乙烯、乙二醇、甲醇和化肥制造領域具有全球領先地位。據Sabic稱,該公司已經與中石化達成協議,雙方將與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開始磋商,討論在該國興建一個造價53億美元(約合334億)的甲醇項目事宜。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挑選出這兩家公司是為了就興建這一項目開始協商,這一舉動對雙方都沒有約束力。
據了解,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是世界上最大的氨肥和甲醇出口國,產品主要出口到美洲地區。
中石化有關人士表示,該項目還處于談判初期,還在評估和磋商階段,三方將舉行沒有約束力的項目協商,現在沒有什么具體細節可以披露。
中投顧問化工行業研究員常軼智表示,此次是位于南美的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政府選擇了Sabic和中石化。由于石油和天然氣價格的不斷上升則會提升甲醇的價格,各國都在加快甲醇燃料的推廣工作,甲醇在汽油調和和二甲醚方面的使用量也在不斷增加,甲醇市場前景較好。不過,是否開建項目,項目開建后中石化的盈利占比都是未知數。
常軼智預計,中石化占股比例不會太高,加上目前項目投資周期較長,相對于中石化巨額利潤來說,該項目所產生的收益是微不足道的。
這是中石化與Sabic今年1月達成在沙特延布投建煉油廠,“走出去”開始轉向石油化工下游領域后,又一個正在醞釀的海外重大下游項目。
常軼智認為,沙特是中國最大的原油進口國,中國即將取代美國成為沙特最大的原油出口國,這種密切的經貿關系決定了雙方企業有必要加大合作力度。
“對于中石化來說,從上游走向下游是其必然的選擇。”常軼智說道,中石化需要構建上下游完整產業鏈,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僅僅從事上游的資源勘探開采容易被其他國家指責為攫取他國資源,并成為另一種版本的“資源威脅論”,擴大下游“走出去”能增強了抵御海外風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