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從接近新奧能源(2688.HK)方面的人士獲悉,該公司或以股東否決的形式中止對中國燃氣(0384.HK)的收購,以便體面地出局。而中國燃氣方面的消息人士則直言新奧能源的收購肯定沒戲。
不過,此消息尚未得到當事雙方的正面回應。
7月6日,是中石化(0386.HK,600028.SH)和新奧能源聯合收購中國燃氣的截止日期。新奧能源此前發布股東通函,要求股東在當日的股東特別大會上,批準建議收購中國燃氣,并堅持每股收購價3.5元不變。
對此,瑞銀認為,出價意味新奧能源已放棄這宗交易,因中國燃氣三大股東近期增持,每股作價均高于3.5元,故不會接納收購建議。
去年12月12日,新奧—中石化財團提出以每股3.5港元,或總共167億港元收購中國燃氣全部股份。
此舉被中國燃氣斥為“屬機會主義性質”,并嚴重低估了公司的真實價值。由于未獲中國燃氣董事會推薦,這項要約被視為敵意收購,且須在通過中國商務部反壟斷審批、新奧能源股東會批準等幾項先決條件得到滿足后,才能正式提呈予中國燃氣股東考慮。
該要約期限一再延至今年7月6日,當日新奧能源將召開股東特別大會,對收購中國燃氣要約進行審議,這是收購要約作實的先決條件之一。
業界人士認為,中國燃氣之所以成為市場上唯一的上市公司并購對象,是因為其股權極度分散,此前又陷入高層治理危機導致股價低迷,自然吸引新奧—中石化財團趁機下手。
當時,中國燃氣有著極為分散的股權結構,其第一大股東劉明輝持有13.43%的股權,韓國SK集團以9.7%位居第二,此外,它的股東還包括阿曼國家石油公司、印度國有天然企業GAILLtd、亞洲開發銀行、中國石化(600028)等等。
出人意料的是,自從財團發出收購要約后,中國燃氣的主要股東紛紛增持,表現最為搶眼的是富地石油以及后來的北控集團。半年以來,富地石油增持中國燃氣股權次數便已超過60次,北控集團則半路出擊新增持中國燃氣。截至6月20日,富地石油、北控集團及SKE&S在中國燃氣的持股已分別達17.65%、14.938%和13.09%。其增持價格均高于新奧—中石化財團每股3.5港元的收購價,其中富地石油最新增持價為3.58至3.61港元。
增持行為顯而易見地阻礙了新奧—中石化財團對中國燃氣的收購。市場普遍相信,若不提高收購價,新奧—中石化財團不可能取得中國燃氣逾50%投票權持有人接納該收購交易。
知情人士透露,自從2010年底爆出中國燃氣前董事總經理劉明輝涉嫌職務侵占罪而被深圳公安拘留調查,不少同行業企業即對中國燃氣虎視眈眈,直至去年11月劉明輝仍未被定案,且公司業務回復正軌,多家公司才認真研究對中國燃氣提出收購,其中包括華潤燃氣以及富地石油。
富地和SKE&S多次表明將長期持有中國燃氣股份,以充實業務合作。
“公司希望參與中國燃氣的業務發展,但不一定需要接管或者全面收購中國燃氣?!备坏厥拓攧湛偙O莫貴標表示,富地期待新奧—中石化財團收購要約終止后,與中國燃氣其他主要股東共商未來。
面對錯綜復雜的股權爭奪局面,新奧—中石化財團也曾表示,保留進一步延長收購最終截止日期的權利。
二級市場上,去年12月12日,中國燃氣股價為2.77港元/股,今年6月22日為3.72港元;新奧能源股價為27.10港元/股,今年6月22日為27.05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