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綜合消息 6月29日訊 6月27日,記者從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了解到,位列山東省濰坊市62個重點項目之列的中化弘潤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濱海弘潤石化工業園項目,目前一期工程400萬立方米儲備罐區已經建成并完成上水試壓,下半年將啟動600萬立方米庫區建設。同時,全長176公里的黃島至濰坊重質液體輸送管道已經具備輸油條件。
600萬立方庫區 下半年啟動建設
近年來,中化集團在地煉領域擴張迅速。早在2010年底,中化集團就收購了位于濰坊市的當時全國第四大地煉企業弘潤石化。之后,中化弘潤計劃在濱海建設弘潤石化工業園項目,主要包括黃島至濰坊重質液體輸送管道、1000萬立方米儲備罐區以及重油綜合利用等三個項目,總投資110億元,今年計劃投資19.2億元。
今年以來,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緊緊圍繞“3個百億產業”計劃,重點抓好30個投資過10億元的重大項目建設,突出抓好列入全市重點項目的濰柴大機項目、中化弘潤石化項目、瑞馳汽車項目和中海油石化鹽化一體化等項目。截至6月15日,濱海弘潤石化工業園一期工程400萬立方米儲備罐區已經建成并完成上水試壓,下半年將啟動600萬立方米庫區建設。
黃濰輸油管線已具備輸油條件
作為庫區配套的黃濰重質液體化工原料輸送管道項目,起點為黃島區青島港油港分公司碼頭,末站為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全長176公里,途經青島的膠南市、膠州市和濰坊的高密市、昌邑市、峽山生態經濟發展區和寒亭區,預計總投資12億多元。目前,黃濰輸油管線已經具備輸油條件。
據介紹,黃濰重質液體輸送管道施工采取東西對進方式,全線設有黃島首站、濰坊濱海末站和1座中間加熱泵站,同時還將配套建設儲備罐區和商業儲備罐區,在以庫區為中心半徑60公里范圍內,石油煉化企業年生產加工及輸送能力為1500萬噸,僅管道運輸每年就節省成本近4億元,并將形成運轉快捷、調節自如的跨區運輸大動脈。
記者了解到,濰坊市北部沿海地區有多家地方煉化企業,但由于所在地區的濰坊森達美港最大泊位為萬噸級,無法停靠大型油輪,所需原料主要依靠汽車運輸,原料運輸不暢,運輸成本高,造成企業生產成本增加、實際產能偏低,嚴重制約了企業發展。黃濰重質液體輸送管道項目建設后,將解決原料運輸不暢、運輸成本高等因素造成企業實際產能偏低等題目。
千萬噸原油助力 打造石化產業鏈
據了解,濰坊市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地處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膠東半島高端產業聚集區和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三區交匯處,作為濰坊市發展藍色經濟的先行區和示范區,承擔著代表濰坊積極參與“三區”建設的重要任務。
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憑借現有區位和石油化工的產業優勢,依托中海油、中化弘潤石化兩個煉化一體項目,建成后形成2000萬噸的加工能力,正在打造千億規模的石化產業鏈。
據介紹,目前山東全省一年需要的原油量約為3000多萬噸,而黃濰重質液體輸送管道一年就能向濱海輸送1500萬噸油品,為以后濱海區發展石油化工產業提供了足夠的原料。
作為黃濰重質液體化工原料輸送管道項目的下游工程,濱海弘潤石化工業園內的1000萬立方米儲備罐區建設,將使濰坊及周邊地區擁有足夠的原油,建成投產后預計產值達200億元,利稅20億元以上。
另據了解,同為濰坊市重點項目的中海油石化鹽化一體化項目的立項、能評、安評、職業病危害預評價等手續審批已完成,環評報告已通過專家組評審,待省環保廳批復。
隨著中海油海化集團石化鹽化一體化項目和中化弘潤石化項目的不斷建設,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有望形成年產2000萬噸的原油加工能力,成為環渤海地區重要的石化煉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