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宋執玉 董鵬章)見到孔永峰的時候,34歲的他正在孤島壓氣站“永峰IC攻關室”和三位職工一起維修調校著一塊價值5萬美元的SW64機組儀表控制主板。
白凈的臉頰,一雙明凈的眼睛,紅紅的工衣愈發顯得他身材瘦小。就是這樣一名看似瘦弱的青年,幾年間,成功組織實施了《50萬膨脹機潤滑油泵自動連鎖改造》等16項科技進步改造項目,累計創效650余萬元。
而這背后,折射的是他對知識的執著追求,以及把學習和創新作為人生最大快樂的攀登過程。
厚積薄發,切實解決生產難題
一九九八年七月,年僅20歲的孔永峰走出勝利石油學校的校門,只身來到勝利油田偏遠的北部油區,成為一名儀表維修工。面對全站上千塊儀表,他深感自己知識的匱乏。于是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把儀表維修技術學精學通。工作八小時外,他拿起一本本專業書籍,有時為了搞懂一個問題,竟一天一夜趴在操作臺上反復研究不知疲倦。
“只有不斷積累知識才能提升自我。”13年間,他從《PLC電氣控制技術》、《電氣傳動自動化技術手冊》等技術基礎理論學起。實踐中,他從對電(氣)動執行器、電(氣)閥門定位器、數字式控制器等元器件拆解開始,腦子里琢磨著,現場上試驗著,就這樣,他憑著對知識的渴望,憑著對工作的熱情,逐步解決了“現場適時數據采集和傳輸”、“電氣自動控制閥門的應用”等課題。
Hysys\ProII模擬軟件,是一個國際公認的化工行業標準流程模擬軟件,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可這套軟件沒有漢化版。為了對輕烴生產進行模擬操作修正,他堅持自學這套軟件,通過網上查詢,拜師請教以及查閱英漢字典等途徑,靠著刻苦學習的鉆勁,最終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吃透了這套軟件,制定出了壓氣站輕烴生產的十種量化“套餐”,實現了對輕烴生產過程的量化控制。
精益求精,不斷優化工藝流程
“精益求精是我的追求,生產中的難點就是我創新的重點,生產中的問題就是我的攻關方向。”交談之中,他給出了自己工作的定位。
2006年,50萬輕烴裝置原有DCS控制系統的穩定性和拓展性已達不到穩定運行的要求,輕烴(C3+)收率下降、輕烴產量下滑,輕烴生產又一次面臨著考驗。對此現狀,孔永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白天上班探討的是如何提高輕烴(C3+)收率,反復地分析對比,華燈初上的時候,才看見他回家的步伐。晚上在家研究的仍是裝置的穩定運行,深入進行理論研究,每當天際邊吐出魚肚白的時候,他家小屋的燈還亮著。就這樣,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本來那瘦小的身板體重又直降10斤。
“說實話,那個時候是最難熬的,家里孩子纏著他玩,妻子埋怨我心里沒有家,” 孔永峰說道。“可站上當時的狀況真讓我這個搞儀表的羞愧難當,生產不穩定、產量下滑,我只有優化工藝、攻關創新。”
在總廠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孔永峰組織電工儀表班的精兵強將,展開了又一輪的科技攻關。在悶熱的儀表間里,孔永峰和同事們人人汗流浹背,紅的、藍的、黃的,上百根數據線一一標注,壓力、流量、溫度,上千個生產參數一一對比,經過大家20多個日日夜夜的拼搏,50萬儀表控制系統升級改造成功告破。孔永峰和同事們根據及時采集、傳輸來的生產參數,經過與歷史趨勢的分析對比,制定出合理地運行控制方案,根據變化關系,利用專用網絡適時調整裝置進出口壓力、膨脹機進出口溫度、轉速等參數,使輕烴(C3+)收率上升0.75個百分點,輕烴生產單位操作成本降低92.8元/噸,每日增加輕烴產量2.5噸,年累計創造經濟效益450萬元。
聚心聚智,創造可觀經濟效益
用孔永峰的話說,每一個生產難題的背后,都隱藏著一個創新的“金點子”。 2008年,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永峰IC攻關室”成立。正是這個攻關室,一次次地攻克了生產運行與數字化應用中的技術難題。
孤島壓氣站四臺SW64壓縮機組自1989年投產至今,設備老化、超期服役,各類故障頻繁。特別是機組儀表控制主板昂貴、外因影響易損壞、現場維修十分困難。面對生產中的難題,孔永峰和他的攻關團隊又迎風起航。炎炎烈日下,大家冒著機組旁50多度的高溫,現場測量、數據對比,工衣濕透了一遍又一遍;夜晚的孤燈下,孔永峰只身編輯軟件程序,白皙的臉頰增加了一道道黑眼圈。經過90多天的日夜奮戰,孔永峰和他的團隊自主研制開發了“SW64壓縮機組FT-50型控制主板試驗臺”,徹底解決了機組控制主板現場維修困難的一大難題,保證了機組的安全運轉。
“讓每方氣都創造最大效益是我們的愿景,領跑數字化建設更是我們的任務和目標。”2011年以來,黃河以北地區的伴生氣氣量大幅度縮減,氣質更貧,完成全年輕烴生產任務又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孔永峰和他的同事們查閱了兩年來輕烴生產的上萬個數據,根據來氣量、氣質及來氣溫度,實施了輕烴“套餐”三維動態量化管理,在細化“套餐”管理過程中,融入了“三維”立體分析和“三維”動態控制,使“套餐”管理更科學化、更富有操作性,實現了“套餐”管理動態化。2011年以來,全站輕烴收率達到91.69%,比2010年同比提高了0.16個百分點,輕烴綜合能耗低于中石化考核標準171.6MJ/t,站內天然氣損耗率0.36%,產品質量合格率達100%,創造了可觀經濟效益。
時間在變,崗位在變,唯一不變的是孔永峰對知識和技術孜孜不倦的追求,他從一名踏出校門的大學生,也成長為一名業務精湛的副站長。參加工作的13年間里,孔永峰多次被評為管理局文明建設先進職工、油氣集輸總廠優秀共產黨員、十大優秀青年、科技攻關標兵等榮譽稱號,被總廠職工美譽為“數字領跑”的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