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甄陳)每天清晨,他都會提前一個小時上班,肩上斜挎著一個小背包,手上推著“老爺車”,沿著那幾條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社區小路,去看望那些或高或矮、或胖或瘦的花草樹木,用只有他們之間才能聽懂的語言互問早安。他就是被社區居民譽為“綠”專家的管道公司徐州輸油管理處基地管理站黨支部書記兼副站長曹生寶,管道公司徐州基地唯一的綠化專業技術人員。
1991年,曹生寶從大慶農校畢業,帶著年輕人的激情與夢想,只身一人扛著鋪蓋卷,從兩千公里外的大慶輾轉到公司徐州基地報到,成為一名專職綠化工作者。從那一天起,他就將年輕的夢想與“綠”編織到了一起,和“綠”結下了21年不解之緣。
每天,很難在辦公室里見到曹生寶,因為他把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了工作現場,查看苗木的生長情況,手把手地指導工人修剪、噴淋、防病,遇到毀綠的人和事,他會耐心地向他們宣傳愛綠、護綠的重要性。憑著曹生寶對綠化工作的執著和宣傳力度的增強,廣大社區居民對花草樹木和環境保護的意識不斷提高。因為經常不在辦公室,曹生寶的手機使用頻率“超高”,居高不下的話費讓他時常遭到妻子的“埋怨”,可他仍然樂此不疲,依舊堅持天天跑現場。
21年來,曹生寶巡查社區花草樹木走了逾一萬公里路,救治受病蟲害的大型樹木千余棵,用汗水和心血澆灌著綠色的生命,呵護著它們健康成長。他和他的同事們用辛勤勞動,換來了公司徐州基地69.18萬平方米的綠地,年年保持在95%以上的樹木成活率,為社區居民創造了一個“四季有綠、三季有花”的生態環境。管道公司徐州基地先后獲得“全國部門造林綠化400佳單位”、“全國綠化模范單位”、“江蘇省園林式居住區”等榮譽稱號。

圖一:曹生寶在徐州市圖書館、公司圖書館辦理了借閱證,堅持每月閱讀三四本專業書刊,記下了近百萬字的讀書筆記,先后完成了曇花白天開放、紅楓秋色早臨、運用修剪措施解決法桐果球果毛污染路面等多項技術試驗,取得了牡丹春節催花、提高大規格雪松移植成活率、治理女貞果球污染、實現香樟北引等多項技術成果。其中,實現香樟北引入選了江蘇省園林博覽會交流論文集。

圖二:手機、小背包、“老爺車”是曹生寶巡檢時必備的“三大件”,小背包是用來裝巡檢記錄本的。他說,這“三大件”就好比“順風耳、電腦和高鐵”,讓他可以及時得到各方面的信息,并有選擇地“存儲”下來,遇到緊急任務時還能跑得快。

圖三:21年來,曹生寶積攢下了大大小小四五十本巡檢日記,他說,這些都是他的寶貝,不但記錄著各種花草樹木的成長歷程,同時,也是他自己成長歷程的記錄。有時,工作中遇到問題他還要借助這些“寶貝”呢。

圖四:曹生寶潛心研究綠化管理工作中遇到的“疑難雜癥”,先后解決了香樟黃化、落葉和介殼蟲為害、樟巢螟為害,女貞球堅蚧防治等16項問題。香樟大規模北引的成功,開徐州市先河,曹生寶也因此成為徐州市綠化委員會的座上賓,他們還經常向曹生寶請教專業技術呢!

圖五:曹生寶在綠化管理中堅持使用環保、低毒、高效的農藥,以維護公司基地良好的生態環境。使用過程中,他堅持做到要求到位、技術指導到位、質量檢查到位,經常手把手地指導工人操作。工人們都知道他要求嚴格,干起活來從不敢怠慢。

圖六:身先士卒是曹生寶一貫的工作作風。這些年,雖然公司基地大部分的綠化整治工作都交由外聘人員來完成,但是,在巡視過程中,曹生寶依然經常主動上陣,邊干邊提醒工人注意操作事項,確保安全、圓滿地完成每項工作。

圖七:常年在社區里巡查,見面的機會多了,社區里的大叔大媽都把曹生寶當“自己人”,社區綠化出現什么情況都主動和他嘮叨嘮叨,有時家里遇到什么事也拉著他當傾聽者。每當這時,曹生寶都會耐著性子聽完,并給出自己的意見或建議。曹生寶說,這樣做也是對自己做好黨支部書記工作的鍛煉。

圖八:“爸爸,你早點回家吧!”這是曹生寶的兒子在作文中寫下的期盼。每天早出晚歸是曹生寶給妻子、兒子留下的最深刻的“壞”印象。其實,曹生寶也有愛,只是他把對工作的愛放在了首位,把對親人的愛深深地埋藏在了心底。去年,參加管道公司“書記說安全”演講比賽前,妻子和兒子成為他的第一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