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李建強)在齊魯供排水廠供水一車間,運行三班的李玉娟可是個多重身份的人:全國揚帆公益助學計劃的志愿者、市無償獻血志愿者服務隊隊員,還是區里的一名義工。
內心的震撼
2010年一次網上瀏覽,全國揚帆計劃引起了李玉娟的注意。該活動通過捐助課外圖書、舉行夏令營、援助優秀教師等活動,幫助偏遠貧困地區孩子增長見識、開闊視野,以培養改變未來農村命運。
在網站上,她看到了鄉村孩子那渴求幫助的眼神。加入這個計劃,她成為了一名志愿者。只要是與朋友、同事以及鄰居,見面拉家常,交談中便會聊到有無不看的課外讀物以捐助。當收集到一定數目,便打好捆,按照揚帆計劃的要求,轉送到偏遠地區的小學。
2011年6月,李玉娟到山東省沂源縣燕崖小學進行回訪,這是她第一次接觸山村學校。學生的課桌桌面早已沒有了油漆,都是黑乎乎的。教師是那樣的節儉,粉筆頭當真用到極限。孩子們午飯只有饅頭、咸菜。
“我們這里許多孩子都穿名牌,那里的孩子卻穿得破破爛爛。沒有想到還有這么窮的地方,還有這么多需要幫助的人?!崩钣窬陝忧榈刂v到,“那一刻我的內心被震撼了。”
累并快樂著
2010年,揚帆志愿者中有位同事告訴李玉娟,淄博市無償獻血志愿者服務隊要培訓,現正自愿報名,李玉娟欣然前去。經過獻血基本知識的培訓、考試,李玉娟成為了服務隊中的一員。
掛上上崗證、穿上紅馬甲,發傳單,幫助獻血者填表格……雖然這些工作看著簡單,但忙起來便沒有停歇。有些人沒有獻過血,害怕不衛生,她便講述獻血的知識以及安全保障措施,打消其顧慮。有的獻血者害怕見針頭,她便用白紙擋住針頭處。沒有吃飯的人,還得發放小面包,送上紅糖水。獻血中,還要開上句玩笑話,消除緊張感。
“做志愿服務者,還要有好眼神。”李玉娟認真地講到。有的人圍著獻血車走過兩三次,就是不上來,這可是個“潛在者”,她趕忙下車,鼓勵其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上車獻血。
有一次,一位獻血者獻完之后,在我動員下,在獻血車中打電話讓愛人來獻血,他的妻子一會兒便抱著孩子來了。李玉娟講道:“看著自己的工作,能夠獲得這樣的支持,雖然累也是一種快樂?!?/p>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李玉娟的這些工作沒有什么報酬,自己還要往里貼錢。作為義務獻血服務隊隊員,早晨自己坐公交車到獻血車,若在當地還好,去周圍的區縣,還得自己坐車到市血站,一次次地來回便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起初家里也有異議。她的愛人講到,家里經??床坏饺擞?,到處亂跑,像是個流竄犯,是不是有毛病。
“幫助別人就是快樂自己,心情好,什么病也沒有,省下吃藥便都給省了。”李玉娟講到。自己若出來,幾乎天一亮便起床,收拾家打掃衛生,洗衣服,當自己離開家門時,沒有什么家務活了。
她的行為也逐漸獲得了家庭的支持。參加區里的義工,網上報名,加上孩子全家三口齊上陣,自己家買好米、面、油,早上開著私家車送到養老院,帶上紅帽子,擦洗門窗,中午大家包好水餃送到癱瘓在床的老人面前……
如今李玉娟與很多獻血者相熟,許多人專門詢問她服務的時間,好去獻血。見面閑聊中,動員別人捐書已經成為她生活的一部分。
還有不到一年的時間,李玉娟就要退休了。她笑道:“以后更有時間繼續自己的多重身份了,我會好好干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