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資源稅率較低,相對于國外石油天然氣礦產資源補償費征收率為10%至16%的標準,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石油天然氣礦產資源補償費征收率僅為1%。有關專家紛紛呼吁,應盡快調整國家資源稅標準和分配比例。
西部是我國礦產能源等資源富集區,發展資源開采和加工產業、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已經成為西部未來的著力點之一。記者從國家發展和改革委能源局了解到,當前我國的西部資源開發利益分配不盡合理,資源稅率較低,尤其是中央大型企業主導的資源開發與地方經濟發展關聯度不高,與農民增收嚴重脫節。這些年來我國利潤率高的行業,大多數不是資源壟斷性的,就是環境污染比較嚴重的,這些企業之所以投資回報率比較高,除了勞動力成本低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產品高價,資源低價,環境無價”這種價格格局造成的,企業利益的獲取某種程度上講是在損害國家利益和公眾利益基礎上獲得的。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現行的石油資源稅為14元/噸到30元/噸、石油天然氣礦產資源補償費征收率僅為1%,而國外的征收率為10%至16%。
在近日政協舉行的推進西部大開發專題協商會上,委員們指出,資源開發帶動地區經濟發展需要三個基本條件,即資源價格合理、培育吸納就業和利潤合理分配。石油天然氣和其他優勢礦產資源單純輸出初級產品,就地加工轉化滯后,是制約西部優勢資源轉化的突出問題,國家應支持新疆等西部地區發展油氣深加工項目,使資源盡可能實現就地加工;盡快形成市場決定資源性產品價格的機制,政府控制的價格應充分體現資源地的合理利益;對新增的資源初級產品,多留一部分在當地深加工,延長產業鏈,走資源工業發展的新型道路,讓當地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有關專家提出,國家有關部門應盡快制定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補償機制,資源開發企業在收益中按適當比例支付給地方,作為農民利益和生態環境的補償。他們建議說,國家可適當提高油氣資源稅和礦產資源補償費標準,將資源稅由從量計征調整為從價計征,將其調整為8%到10%,同時調整國家與地方在資源補償費上的分配比例。
國內外的實踐均表明,當經濟增長到一定階段后,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免費使用必然達到極限。國家信息中心有關專家指出,我國現行稅制在設計時基本上沒有考慮利用稅收政策節約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資源稅稅率偏低,基本上只屬于礦產資源占用稅,對資源的合理利用起不到明顯的調節作用。建議國家建立資源稅稅種體系,擴大資源稅征收范圍,將不可再生的資源全部列入征收范圍,將水和森林等可再生但影響環境的資源也列入征收范圍,并入資源稅征收。
?。瓉碓矗?經濟參考報
西部是我國礦產能源等資源富集區,發展資源開采和加工產業、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已經成為西部未來的著力點之一。記者從國家發展和改革委能源局了解到,當前我國的西部資源開發利益分配不盡合理,資源稅率較低,尤其是中央大型企業主導的資源開發與地方經濟發展關聯度不高,與農民增收嚴重脫節。這些年來我國利潤率高的行業,大多數不是資源壟斷性的,就是環境污染比較嚴重的,這些企業之所以投資回報率比較高,除了勞動力成本低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產品高價,資源低價,環境無價”這種價格格局造成的,企業利益的獲取某種程度上講是在損害國家利益和公眾利益基礎上獲得的。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現行的石油資源稅為14元/噸到30元/噸、石油天然氣礦產資源補償費征收率僅為1%,而國外的征收率為10%至16%。
在近日政協舉行的推進西部大開發專題協商會上,委員們指出,資源開發帶動地區經濟發展需要三個基本條件,即資源價格合理、培育吸納就業和利潤合理分配。石油天然氣和其他優勢礦產資源單純輸出初級產品,就地加工轉化滯后,是制約西部優勢資源轉化的突出問題,國家應支持新疆等西部地區發展油氣深加工項目,使資源盡可能實現就地加工;盡快形成市場決定資源性產品價格的機制,政府控制的價格應充分體現資源地的合理利益;對新增的資源初級產品,多留一部分在當地深加工,延長產業鏈,走資源工業發展的新型道路,讓當地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有關專家提出,國家有關部門應盡快制定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補償機制,資源開發企業在收益中按適當比例支付給地方,作為農民利益和生態環境的補償。他們建議說,國家可適當提高油氣資源稅和礦產資源補償費標準,將資源稅由從量計征調整為從價計征,將其調整為8%到10%,同時調整國家與地方在資源補償費上的分配比例。
國內外的實踐均表明,當經濟增長到一定階段后,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免費使用必然達到極限。國家信息中心有關專家指出,我國現行稅制在設計時基本上沒有考慮利用稅收政策節約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資源稅稅率偏低,基本上只屬于礦產資源占用稅,對資源的合理利用起不到明顯的調節作用。建議國家建立資源稅稅種體系,擴大資源稅征收范圍,將不可再生的資源全部列入征收范圍,將水和森林等可再生但影響環境的資源也列入征收范圍,并入資源稅征收。
?。瓉碓矗?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