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生產區停產搬遷了,但我們前進的腳步會邁得更大。”新疆中泰化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洪欣說。
王洪欣介紹,今年年底前,總投資150億元的中泰化學甘泉堡工業園和大黃山工業園兩大項目將陸續建成投產,中泰化學也將形成年產150萬噸聚氯乙烯樹脂、110萬噸燒堿、120萬千瓦熱電聯產機組的產能,成為全國最大的氯堿企業。
對于西山本部1600余名職工來說,離開西山老廠這個54年的老廠,是一件相當不舍的事情。
6月30日,中泰化學舉行了停產搬遷干部員工動員大會,告別老廠時,王洪欣沒忍住,當眾流下了眼淚。
“這么多年在老廠里打拼,實在是有感情啊!”王洪欣感嘆。
“就像突然要搬出自己家的老宅子,覺得一草一木,都是那么讓人留戀。”已經在老廠工作了23年的職工陳華說。
回顧中泰化學西山生產區的發展史,可以說,是一部新疆工業化的縮影。
中泰化學西山生產區始建于1958年10月,初創時只是原新疆八一農學院的校辦農藥廠。上世紀50年代的創業者們白手起家,在遠離城區的馬料地艱苦創業,創建了新疆第一個氯堿產品生產廠。
1963年校辦農藥廠移交自治區化工局,定名為新疆燒堿廠。
1993年至1995年完成了企業發展史上具有重要轉折意義的氯堿技改工程,成為全國氯堿行業為數不多能生產離子膜燒堿的企業,新疆燒堿廠也更名為新疆氯堿廠。
2001年該廠完成股份制改造,設立了中泰化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成功上市,實現了資本與資源的完美結合。
2005年,中泰化學走出西山,開工建設米東工業園。
10多年來,中泰化學一直保持著年均40%以上的經濟增速,生產能力以兩位數的速度連年擴大,生產規模位居全國氯堿行業前列,綜合效益在全行業上市公司中領先。
正如王洪欣所說,總投資150億元的中泰化學甘泉堡工業園和大黃山工業園兩大項目,在陸續建成投產后,將會給中泰化學未來發展帶來質的飛躍。
據介紹,1600余名西山廠區工人入駐中泰化學甘泉堡工業園區后,除了加班加點調試新設備,還將開展為期兩個月的技術學習,以便確保9月1日起,該園區正式安全投產。
烏魯木齊藍天碧水會更多
距離中泰化學西山老廠區50米至100米處,緊挨著兩個小區:啤酒花小區和華美博奧小區,共有上千戶居民。
從小在新疆燒堿廠(現中泰化學)附近居民區長大的李先生回憶,在1995年以前,這里還只有幾棟樓房,更多的是平房。“1990年前后,這一片只要刮風,就能聞到從燒堿廠里飄出來的刺鼻味道。”李先生說,這種情況,直到2006年才好多了。2006年中泰化學投資900萬元將西山生產線上的液氯裝置搬遷到了米東區中泰化學工業園內
不過,對于中泰化學周邊越來越多的小區居民來說,一座日夜運轉的大型化工廠就在自家門口,多少還是有些心悸。
“這是政府和企業為市民辦的一件大好事!”家住距離中泰化學西山本部一站路的156隊退休職工楊女士提起這次搬遷說。
大氣污染的減少讓當地市民松口氣的同時,中泰化學西山本部搬遷還將給全市市民帶來福祉:由于西山廠部停產,將每年為烏魯木齊節約用水300萬立方米,今年,首府的生產生活用水將會寬松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