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6日從國家能源局獲悉,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目前已經完成了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的研究、方案設計,以及配額制管理辦法及實施方案。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主任王仲穎告訴記者,配額制有望下半年時機成熟后公布實施。
此前,有報道顯示,《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管理辦法(討論稿)》已經下發各省廣泛征求意見,將在《辦法》完善后再發布正式方案。
據悉,可再生能源配額制有電網、發電企業和地方省市三個主體,其中,以電網企業作為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的實施責任主體,以大型發電投資企業作為可再生能源電力生產的配額義務主體,以各省(區、市)級政府作為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消費義務的行政責任主體。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此前告訴記者,由于我國各個省份自然環境、能源條件、經濟發展水平等存在很大差異,因此未來各個省市的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目標也會有所不同。
統計顯示,10年來,我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迅猛,水電裝機超過2億千瓦,風電裝機超過5000萬千瓦,太陽能熱利用規模穩居世界首位。然而,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并網難、消納難依然困擾產業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解決上述問題的思路是對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提出強制性指標,確保可再生能源電力持續發展。王仲穎認為,配額制是在目前電力體制無法盡快改革到位的情況下,為實現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采取的一種利益平衡機制,配額制的實施將與國家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和調整能源消費結構的宏觀目標相協調。
不過,在現有電力體制下,配額制的實施,必然打破電網、發電企業等方面的利益平衡問題,未來配額制的出臺還面臨著諸多難題。王仲穎認為,這需要重新平衡發電方、輸電方、地方政府和用電方的利益,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來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
相關券商研報顯示,配額制在下半年將基本定型,2013年有望開始正式實施,“配額制”出臺之后將對國內的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長期發展起到積極效果。
2011年11月,國家能源局依托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設立了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該中心主要承擔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規劃和政策研究、國家示范項目的實施管理、產業體系建設、國際合作項目管理等任務。今年2月,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正式掛牌成立。